大学四年,怎样高质量地度过( 八 )
肤浅的欲望,最为清晰,也最能使人充满动力。
我也考虑过如何毕业月入百万的大目标。
我从五年后的结果往前推,看自己每天该学多少内容,每个月要达到哪个指标。
可说实在的,这种「列出清单」式的目标,多半会停留在「开始」这一步。因为我们有一种倾向,容易从简单的事情里得到满足。
所以找到目标的最好方式,是去追随你的欲望,完成当前最为强烈的愿望。
这样做的好处还有一点——你可以想象「愿望完成后的理想生活」,把对应需求与当前的努力挂钩。
比如你想经济独立,然后发现PS要学到xx水平才可以维持收入。
那么在你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将「每个新知识点」转化为「对应金钱」。
今天学了五个新的技巧,告诉自己:今天又赚了一百块钱。等到哪天你觉得自己做得不对,愿望变成了「想要找到答案」,再把目标转变为这个新想法。
如果实在找不到愿望,就通过「我不想要」去逆推「我想要」。与其在事情开始前夸张地列出清单,不如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试错并加以改变。
2.如何执行目标,控制你的行动。
当你迎合欲望和冲动,带着满腔热情来行动时,往往会遭受到现实的阻碍。
这是因为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实际表现。
我给你建议是:
首先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1/如何判断哪些事情是重要的。
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可以「推进」你的目标的。
因为你在大学很快会发现,社团也好专业也罢,很多问题都值得你花费时间去思考,而且思考过后你很可能会有新的收获。
偏偏你的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所以问题其实不在于「积极思考」,而在于「选择性思考」。
这里给你们一个拆分目标的办法:SMART法则
SMART方法由五个英文字母构成: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ased(有时限的)举个例子,假如你现在的愿望是「好好学习专业课程」,按照SMART法则可以这样思考:
S: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哪些内容是必须掌握的。
M:应该达到什么绩点,各项课程需要拿到什么分数
A:是否可以实现,该如何采取行动。
R:有什么学习资源和方法是可以利用的。
T:该怎样限制学习时间,定制每个周期的小目标。
所以你要做的就很简单:
在一个月内(T),借助思维导图和每天复盘(A),积极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R),以期在下个阶段考试到来前掌握好前三章内容(S),考到90+的成绩(M)。经过拆分目标后找到的答案,即使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一定很重要。
/2/行动途中的建议。
在做那些你想做的重要事之前,有几点我必须提醒你:
1)丢掉不重要事项
这句话不是废话,在做任何事情时别着急投入其中,先问自己:
如果不做这件事会不会有严重后果?我现在最应该做什么事情?这件事究竟对我的目标有没有帮助?很多大学生常犯的错误即是,因为别人的催促或请求,无奈地迎合他人,把自己时间花费在根本不重要的事情上。就像在被批判多次的「学生会」,如果学长一直将你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请果断地离开部门。
这是你的人生,不要害怕得罪人。
间歇性思考自身的忙碌,不断回顾过去,以便更好决定当下。
2)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而非更努力。
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与其跟它们的对抗,不如坦然接受,再另找方法解决。
另一方面,单纯的努力无法很好解决问题,不要陷入负面的死循环。
就像之前我被部门的各种消息轰炸,只想着更有效率地打字和交流。
后来发现,我只需要把群聊置顶,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去处理所有消息即可。
3)最困难和最紧急的事情,不等同于最重要。
这个概念是由投资引论得出:
有人在欠款的同时还继续做着投资工作,先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根本不考虑后果。对于那些紧急的事,它们不一定很重要,你甚至可以不去做。
对于那些困难的事,你只应该清楚它和你的目标有无关系。
4)不要只做简单的工作,回避有难度的事情。
人们容易从完成简单事项中得到满足。其实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划分为两部分:
相对简单的部分与相对困难的部分那些简单工作应该用「碎片时间」去完成,记得留下「整段时间」去做有难度的事情。
5)在完成重要事项后给自己一点奖赏。
在一段辛勤工作过后,人的心理会产生一种回馈效应:
想要通过享受来回报自己先前的努力。你不必对抗这种倾向,只是应该把它和「延迟满足」相结合。不要把享受当作日常的消遣,而应该作为奖励发放在工作之后。这样你在工作的过程才会更有动力。
二.能力:有信心和有能力去解决问题。一般我们都会认同一个观点:
能力比心态更为重要。其实两者的重要性相当,但鉴于我更想让你们看到有价值且可实操的内容,就让我先来说说如何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1.如何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1/学习有价值的知识,锻炼可成长的技能。
任何愿望的实现都需要一定知识量的支撑,在你准备做成一件事前,会发现有太多琐碎的信息看起来都有帮助。
关于「知识」,当它满足下面其中两个指标,就值得你去花费时间获取:
独特性,实践价值,可持续发展。满足指标的「重要知识」大致有这么几种:
01底层知识(实践+发展)
从事互联网专业的同学特别需要注意,虽然时代在飞速发展,但编程的底层逻辑是不变的。无论平台和工具怎样改变,最基本的「专业知识」都是你建筑高楼的基石。
02元知识(实践+发展)
元知识包含「学习」知识以及「跨领域」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可以显著提高你学习的效率,提高跨领域能力更可以有效帮助你解决问题。
跨领域能力包括:沟通,统筹,时间管理,判断与决策,自我约束……03行业机密(独特+实践)
这点单独列出来,因为它需要机遇和关系。譬如热榜,如果你是自媒体创作者,提前知道热榜走向就意味着能提前准备回答,得到更大曝光。
04性格培养(独特+发展)
性格也算一个特殊指标,很多人认为个性是不变的。其实在你投入于某件事物之时,它会自然变得更好。就像经过一段长期学习,你的性格比之前更为有耐心。
而更好的办法,是在遇到阻碍之前,就将自己的性格淬炼成金。
总之,学想学的东西时,你应该尽量往上面这四项「重要知识」靠拢。
/2/学会分析问题。
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应该不仅仅具备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拥有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并给出答案的能力。
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多人过了大学四年,却依旧浑浑噩噩地套用别人的模板(就像这个回答下给出的各种观点),没有试着真正去看待问题。
别着急,我来告诉你如何做——
1)问题是什么?
01估算问题
解决问题时,最忌讳的不是找不到解决方法,而是不明白问题出在哪。
所以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你应该具备一定的「估算能力」:
解决问题的途中预期会发生什么?
如何通过经验规避错误?
这两个问题十分好理解和利用。假如你正处于犹豫考研的阶段,就可以通过「预期」跟「经验」来估算问题,认识到考研意味着什么。
考研预期会发生什么?
你可能会因为独自奋斗而失去动力;也可能会因为没人支持而垂头丧气;还可能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怀疑自己。
考研时如何借助经验?
看别人考研采取了什么措施;想想自己过往的经历,应该用什么学习办法;还有初试,复试,学校,专业的选择该如何把控。
与其热血地投入考研大军,不如提前认真地估算好问题。02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在思考问题时,我们很容易因为个人的处境而过于片面地看待问题。
先说个故事,我们学校教工餐厅在中午11点-13点只准老师用餐。可我又常常呆在图书馆,这个饭堂对我来说是最近且最优惠的选择。
问题的表象是:为了符合学校对老师的安排,餐厅不得不限制学生在高峰期用餐,刷卡机对学生卡无效。所以我没办法在中午吃饭。
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对于饭堂阿姨来说,尽早把菜都卖完早点收摊当然更好;而对于餐厅老板,自然也不想有钱不赚。(这个饭堂是外包的)
所以问题的本质是:我个人的行动该如何满足各方的利益。
因此经过分析,我试着在12:40这个人比较少的期间去食堂,然后点菜时问阿姨:我吃完饭再刷卡可以么?我把卡放在刷卡机旁边,等到13点再来刷。
阿姨欣然同意。
发现问题的本质,这样行动过后,我既不会白白挨饿,也不用考虑如何才更好节约时间。
与此同时,我又见到不少同学在抱怨餐厅这个制度不合理,他们要苦等到13点。
其实发现问题本质大致办法有:
-1思考问题的「第一原则」。
-2换位思考,考虑问题的「主要矛盾」。
-3在解决问题的途中,你需要动用哪些「知识结构」。
那么回到这次案例,第一原则是不要强行和制度对抗,主要矛盾是各方利益的冲突,知识结构是沟通与表达。
03记得给问题加个限定词。
我们习惯以「最舒适的方式」给出答案。
举个例子,当你决定在一个月内复习好四六级,正好发现有部分博主给出了一套「三星期背完3000单词」的好办法。听说单词量足够多就可以轻松考试,于是你也就天天拿着本单词书在背。
但这个问题的前提,除了「一个月」以外,还有「如何大概明白文章意思」,「如何按照需要给出好答案」以及「如何写出篇好作文」。所以只背单词仅仅对标其中一点,却没有顾及到其他因素。
进一步考虑,其实你不必背完英语四六级,既然目的是理解文章意思,那就去记忆以前考卷的高频单词。更省心也更有效。
04不要把「解决办法」当作「问题定义」的办法。
事实上,每个解决方案都会带来新的问题。问题永远得不到解答,关键在于你能否一直提出问题。
我们无法确定自己究竟有没有真正找到问题。短暂的解决方案也许有用,但也可能带来潜在矛盾。譬如宿舍有人深夜开黑,你的方案是戴耳塞,可这办法无法阻挡过高的分贝。
2)问题该由谁解决。
上文谈到了换位思考这个点,我们该如何按「步骤」思考问题的主体呢?
01先试着把责任归咎给「自己」,看自己可以做什么。
02再试着把责任归咎给「别人」,看看需要别人做什么。
03如果双方都无法解决,试着从「我们」的处境考虑起来。
还是说回那个食堂的案例,单从自己角度思考,我能做的只有沟通表达,并不能改变整个制度;而从别人角度思考,食堂阿姨也无法违背中午学生卡无法刷钱的实际问题。
但从我们的角度思考,一些独自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合作完成。
很多人无法解决问题,不仅在于他们只考虑自己的能力,还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借助他人的帮助。
04如果责任在别人,且对方可以妥善处理,不要越俎代庖。
要清楚地知道,问题的参与方比你更了解情况。就像你的舍友在考虑如何安排社团,你固然可以给出些建议,但你并不明白具体人员之间的矛盾。
另外,很多情况下问题来源于决策者,受困扰的却是实行人员。比如部长只让你去拉赞助,却根本不考虑团队的条件。
这时记得第五点——
05如果「有权解决问题」的人不受问题困扰,采取行动让他「体验问题」。
不要用话语告诉他拉赞助有多难,他只会觉得你无能。说服他到现场交流,这样他才会意识到自己决策的失败。
3)问题出自哪里。
新的问题正在不断出现,老旧措施并不能保证一直有效。但在问题出现时,不要想着是人性使然或天分问题,这样只会让你丧失改变的动力。
像很多大学努力的朋友,绩点却并不优秀,如果下意识地想着自己一定是不够聪明,肯定会把问题归咎到「不可控因素」。
比起急忙否定自己,不如想想问题出自哪里——
01采取的解决方案不合适。
02参与解决问题的人员出错。
03你使用的工具和手段不对。
04整个事件所处的系统不对。
关于如何解决问题就说到这里,这些步骤虽然可以让你更有效地认识到问题本身,但归根到底只谈到了「是什么」和「为什么」,至于「怎么做」,还是得靠你本身的知识,技能,以及思考。
当然,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得有解决问题的自信。让我们进入下一环节。
推荐阅读
- 中天北城项目规划的教育资源怎样
- 小区恶邻不文明养狗,早上一大早将狗拴在楼门口,狗叫吵醒整栋楼,该怎样对待这样的邻居
- 怎样从零开始学习画插画
- 经常出差的人怎样找女朋友
-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排名一直这么高,到底有没有水分
- 怎样更好的简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 大学表白墙找到人的概率咋样
- 怎样看待在大学里埋头苦学的一帮人
- 雅思口语怎样在一个月左右迅速提高?
- 为啥非要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