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 )
2、主动进入举步维艰的领域,靠习惯、好心态、志趣和愿景对抗负反馈,坚持继续积累。
大部分人会选择第一种策略。这样更容易保持心态和能力的均衡。这时很多人也会选择换一个新领域重新学习。
少数人选择第二种策略,坚持走一条艰难的道路。走向绝望之谷的人也有不少,但是你很难从表面区分一个人处于愚昧之山的上坡段还是下坡段,而且第一印象往往是错误的。
很喜欢某博主云风的BLOG常用的一句话:要写多少代码,才能获得一点真知灼见。
对棋手来说,可以是“要下多少盘棋,打多少场比赛,才能获得一点真知灼见”;对赛车手来说,就是“要通过多少弯道,超过多少次车,才能获得一点真知灼见“。每个行业都是一样,在向绝望之谷前进的时候,我们总会发出类似的感慨。
个人觉得,能成功抵达绝望之谷的人,才配称为这个领域的“大神”。绝望之谷右边的部分,已经算是“神之领域”了。
3、从正负两面理解复利效应很多鸡汤文都喜欢强调复利效应:
——每天只要比昨天更好千分之一,那么一年以后你会变强44%。
我想说,其实我们应该更关心它的反面:
——每天只要按兵不动,自然地变弱千分之一,那么一年后你会比现在弱31%
而且一年后你仍然会有充足的自信,虽然相对知识量减少了,但只要不去和别人对比,信心仍然位于“愚昧之山”上同样高度的位置(捂脸)。
4、时间会改变一件事的性质任何事情,哪怕是很荒诞的事情,只要在时间的维度上延续,就会完全变成另一件截然不同的事。试想一下:
坚持每天在马路上吐一口痰。坚持每天抽一支烟。坚持第一点,不出几个月,别人看你就会……,无论你别的方面做的再好也没用。
坚持第二点,不出两个星期,你就染上烟瘾了。这时候戒烟会变得很困难,而且保持一天只抽一根烟会比戒烟还难10倍。
同样的,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坚持锻炼身体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加入时间尺度后,一件非常简单普通的小事,都会变成另一件事情……不仅效果会增强N倍,而且难度也超乎你的预计。
假如说一个人读书不够,就可以定计划,每天至少读5页书。你说一天5页也太少了吧……怎么也得读半小时。别急,不如试试看。每天坚持读5页以上的书真的容易吗?
同样,如果是写工作总结或技术博客,你计划多长时间写一篇呢?我建议每周一篇,有些人肯定不同意,快的时候一天能写两篇……但是,还是要坚持试试才知道。
结论四句话:1、知道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是好事;
2、想要“快速增加”知识储备,太急功近利了,只有知识储备过于不足的时候才有这种想法;
3、开始学习吧,只要你启动了,那么知识储备会快速增加,至少最初会很快;
4、等到了一定阶段,你会断了“快速增加”的念想,进入一个长期求知的状态。
■推荐你看《知识的边界》。
讨论知识这个话题,我作为老师,最有切身体会。过去,老师的主要角色是传递知识,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底下的学生,我都会问自己,我想要以及应该传递什么样的知识给学生。近些年,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早先在教室,来听课的学生带一个本子,讲到关键的地方,全是沙沙的写字声。现在变了,北大的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大家敲键盘的声音就像到了网吧。这不仅仅只是介质的变化。所有人都盯着电脑,敲击键盘,一刻不停,有时我怀疑学生是否真的在听讲。后来我发现,原来他们之所以一直在敲键盘,是因为在做笔记的同时,他们还用电脑检索任何一个我所说出的、他们觉得怀疑或感兴趣的词。网络的链接能力和庞大的知识库容量,使其成为他们随时质疑、挑战、判断、延伸老师所讲内容的工具。甚至有些同学在检索的时候会跑偏,搜着搜着,偶遇另外一个话题,可能迷失其中。这一现象不仅代表着,老师的专业性权威遭遇了挑战,需要随时应对互联网的检验;还代表着知识获取方式的改变,比起从头到尾的容器式的知识,老师所提供的内容更像是学生探险的由头与线索,也就是说,老师不应该再希求灌输一个体系,而应该致力于提供更多的链接。在这种情境下,如何承担老师的身份与角色,成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社会所认可的知识偶像来看待知识的变化。早先的大学者钱钟书,被赞叹为知天、知地、知人,因为他记忆力超强,据说他看过的文集,仅明清别集就有千种之多,这些别集,不管是大家、名家,还是二、三流的作者,别人随便拿一部来考问他,十之八九他都能准确无误地复述其内容,有的甚至一字不差。他遗留的笔记证明了这一点,五年多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影印本),共83本,涉及3000种以上中文著作及少量外文著作,原稿多达15,000页左右。难怪他写作时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而,记忆力好以及博闻强识在过去是可以被拿来赞叹的技能,但在搜索引擎时代,有人却开始诟病,作为钱钟书功夫的阅读和记忆,是谷歌式的。李泽厚更在一次采访中说:「互联网出现以后钱钟书的学问(意义)就减半了。……大家对钱钟书的喜欢,出发点可能就是博雅,而不是他提出了多少重大的创见。」谷歌是否具备钱钟书的能力姑且不论,但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大家公认的独门知识,在知识彼此连接之后,给求知者的助益,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那么重要的价值。戴维?温伯格的这本书主要是以知识为主题。知识二字,我们平常总是挂在嘴边,甚至有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说法。但是,知识到底是什么,在网络社会中,知识环境、获取知识的方式,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句话,网络化知识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我们恐怕很少思考,而它们又是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首先,我们来看总是挂在人们嘴边的这个知识,它到底是什么。当「知识」这一概念最早在人类世界出现时,指的是我们理解世界的能力。能够掌握知识是我们和其他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西方,数千年来,人们都认为知识是极致的美的对象。我们可以回到西方的起源——古希腊,看看那个时候的知识。雅典奉行城邦制度,任何一名接受了军队训练的男性自由公民都可以公开讨论城邦事务,这些讨论是重要且巨大的,它决定着个人生活和群体生存的未来。人们可以在讨论中随意表达观点,要不要开战、要不要给某人定罪等。但并不是所有讨论都是值得信赖的。哲学家们注意到了其中的差别,他们把值得信赖的信念发展为单独的类目。柏拉图这样限定它:在所有产生的意见当中,知识是这样一种子集:属于这个子集的观点,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因为正当的理由为人们所信服。第二个条件非常必要,有些人常会因为一些「偶然」的理由而支持某种观点,比如我们会认为某个政客长得好看,就觉得他说得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的观点正确,它也不属于知识。同时,猜测、预感有时也是正确的,但同样也不属于知识。因为知识对于决定城邦事务,以及对于我们理解我们是谁、我们的世界是如何运转是如此重要,所以必须把知识的门槛定得高一些。构筑知识的,必须得是那些我们可以依赖、可以作为基础、值得去保存和珍惜的信念。这一种对知识的理解,一直一脉相承延续到现在。也正因为对知识的赞誉之高,使得历史上出现了为追求知识而甘愿献出生命的学者或科学家。把知识的门槛定高有好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有时候它会把一些本来值得思考的观点排除在外。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是时时面临信念选择,更多是实际而琐碎的问题。同时,把知识与信念联系得太过紧密,也会使得某些错误信念一旦被接受之后,就再也难以驱逐出去,即使我们发现它们是错误的。人类由相信地心说到支持日心说,这之间的转换所经历的残酷和艰难,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也因此,有人提出了另一种关于知识的概念。1988年,知名组织理论家罗素·艾可夫勾勒了一个与知识有关的金字塔,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知识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最下层是数据,往上逐渐收窄的每一层,依次是信息、知识、智慧。这幅图在视觉上很容易理解:世界上有太多的数据,却没有多少智慧。三角形中的每一层,都从它下面的那一层汲取价值。这种对知识的看法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信息可以归为知识呢?艾可夫解释说,知识是将「信息变为指令」的本事。艾可夫的学生认为信息是结构化的数据,而知识则是「可以付诸行动的信息」。可以看出,这种对于知识的定义是站在实用性的角度上的。除了对知识的定义不同外,知识的基础也发生过改变。对于现代人而言,知识的基础就是事实。为什么现代人说占星术或风水不靠谱呢,是因为它给出的说明依赖于想象而不是事实,你肝脏的健康程度并不取决于你的生辰八字。知识实际上是一个框架,这个框架需要一个稳固的根基,后人的知识研究依赖于前人已经作出的努力,因而一定要保障前人的结果是经得住检验的,这样才能让我们毫无后顾之忧地添加新的东西,使人类越变越聪明,而不是越跑越偏。能够检验知识的最好东西就是事实。对于现代人而言,事实最有力、最坚固的部分在于个别。理论是概括的,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是理论,直到它由于黑天鹅的发现而被证伪。但事实就是个别,比如路边有块岩石、桌边有6把椅子,这都是事实。事实是你眼可见的,手可摸的,你能明确地说出真或假的东西。我们的先辈曾对个别嗤之以鼻,因为我们通过身体知觉可以感应到个别,而其他动物亦能如此。先辈们认为,知识不是我们通过生理感觉就可以简单了解到的,因为知识是人类灵魂的一种独特的能力。所以在那时,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大多是通过逻辑推演与理论思考。但现在,我们认为,知识是关乎个别事物的大量事实,这种想法肯定会让先辈们备受打击。这个过程始于弗兰西斯·培根,他主张通过一系列个别事物的试验来得出知识。从他之后,理论不再是从对重大原则的逻辑推理中得出,而是由事实构建,正如房子是由砖所构建的一样。然而,我们很快发现,事实也不是完全靠得住。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现在职场人都在谈深度思考,到底什么是深度思考呢?深度思考就是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但深度思考是建立在有系统化和体系化知识的基础上,以及你对社会的实践。这些背后都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你有的思考都不叫思考,而是胡思乱想,你更不可能成为专家、成为职场精英!
那么,如何快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呢?以下是老王经验的总结:
1、有明确的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目标,你才会有动力;没有目标,你就会出现瞎忙。学习也一样,你知道自己要什么,你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什么叫做有目标呢?就是找到自己内心最想做的事情、自己的梦想,以及结合自己的擅长点进行确定和调整及优化。
比如小李就是喜欢产品,给自己定位一个产品专家。这是,你要倒推产品专家要具备什么能力和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哪些需要自己去刻意练习、哪些已经非常精通了。这样的话,你学习的目标和动机就非常清晰,你很快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2、做好笔记,画好思维导图,对知识的逻辑化进行梳理,找到知识的边界,然后反复记忆与刻意练习。做笔记便于你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做思维导图,也便于找到知识的边界,更便于记忆。熟悉老王的人都知道,老王习惯于画图,每次分析问题或学习,都喜欢用笔画图,找到脉络。只要找到了脉络,知识就非常简单了,也会更好的在实践中验证这些知识。
老王认识一位朋友,每次和他交流时,他都会用思维导图把你和他沟通的事情向你确认,这样,也便于他们更好地把事情做好。这一点,特别值得学习和肯定。你可能会说,你不会思维导图,但老王想说,你可以找一根铅笔和一张白纸,先把重点或大标题写出来,再将一些分支或小标题环绕主题写出来,最后画出的图就像树干和树叶那样枝繁叶茂,一眼明了问题的主次,这样才是学习的最好方法。
但老王温馨提醒:所有学习的知识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那不叫做知识,充其量就做资讯而已。
3、不懂或不会的地方,找前辈指点。由于我们认知的有限,工作占用更多的时间,所以除了手头工作的内容,能学到的知识很受限。由于在学习中可能遇到很多不懂不了解的问题,那么你该怎么办?放弃呢?跳过去?还是找度娘?老王建议,自己不会的问题,除了自己去主动解决外,还要找行业里的前辈指点,把问题解决掉。
老王认识一位月薪3.5万的95年出生新媒体运营总监。她为什么能拿到高薪呢?按照她的说法,她刚毕业的时候,月薪6K,每个月拿出2000元去学习,可能是花在请教行业高手的午餐费上,也可能是花在购买书刊上,还可能是培训费上……所有的学习都是有成本的,但千万不要去为学习资讯而买单;更不要盲目地效仿碎片化的学习。因为碎片化地学习大部分只是资讯,不是知识。
推荐阅读
- 中天北城项目规划的教育资源怎样
- 小区恶邻不文明养狗,早上一大早将狗拴在楼门口,狗叫吵醒整栋楼,该怎样对待这样的邻居
- 怎样从零开始学习画插画
- 经常出差的人怎样找女朋友
- 怎样更好的简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 怎样看待在大学里埋头苦学的一帮人
- 雅思口语怎样在一个月左右迅速提高?
- 怎样看待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肝糖元教师节晚上宿舍灯光阵型工作人员公器私用趁机表白
- 北京人怎样反驳「北京考生高考只要考400分就能上清华北大」的谣言
- 中国的四大直辖市在国外知名度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