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的学习能力是咋样练就的( 五 )


无论你是一名想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学生,还是一名需要加强自己工作技能的职场人士,还是一名孜孜以求的终身学习者,都能运用这些规律,完成高效学习。
通过我自身的经历和对周围的观察,发现大部分人确实不会学习,或者说,学习效率很低。
比如我自己,理科还行,但是文科类的东西一塌糊涂。
现在我都很清楚的记得,小学因为古诗记不住,被老师罚站的窘境,那时候,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能记住我就记不住呢?
是我笨吗?是我智商不如人吗?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智商挺正常的,脑子也没有什么毛病啊,数学什么的,还在班里名列前茅,对细节的记忆,还往往有出色的表现。
直到前不久,我读了一系列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书,才彻底明白,当初学习效率差,纯粹就是自己的学习方法问题。
下面是我列举的大部分人学习效率不高的常见状态,看看:
经常重复阅读,也就是死记硬背很少回顾当天学习过的知识碰到不懂的题目,很少努力去思考,经常的状态是,稍微思考一下,脑子反应不出来,就去翻看答案。很少做自我检测很少联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很少主动去探索学习读完一本书,便就不再管它了,然后没几天又忘了,并且常常感觉读书没用很少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死学死用ok,错误的说完了,接下来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了:
一、检索式学习
《认知天性》里说,重复阅读是效率最低的一种学习方式。
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浪费时间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元认知带来学习假象,误以为掌握了知识,其实根本不精通对于第三点,书中是这样说的:对一段文字越熟悉,越能流畅阅读,就会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内容。
在另一本书《学习之道》里面针对这个现象是这样说的:当书本摆在眼前时,大脑会产生错觉,以为学习材料也同样存入了大脑,可这只是小和尚念经。
元认知的意思是指,我们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能准确判断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
与此相反的学习方法是:检索式练习(这是在很多讲知识学习类的书中都出现的一个高效学习方法)
检索式练习,就是指去努力回想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并且你回想的越吃力就越能长久而牢固的记住知识。
当学生的时候,很多人都对考试充满恐惧,但是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
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不知道的,你会十分努力的回想你脑海里的知识,这个举措,会大大的巩固已有的知识。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我们需要去认识。
那就是,学习从来都不是轻松的!
如果你感觉学习很吃力,那就说明你现在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
研究也证明,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希望认识到这一点,你以后不会再逃避困难,当困难来了,你只要记得,这是你进步的机会,这是你大幅超越别人的机会。
我也反思自己,过去用重复阅读的方式去学习,其实是在偷懒,因为阅读课本比起努力回想或做小测验轻松的多,你不需要调动多少脑力,而且元认知也会给你已经掌握知识的错觉,千万要警惕。
在检索式学习过程中,如果你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得做到重复检索,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检索之间要有间隔。如果检索之间没有间隔,很容易就把检索,做成了无意义的背诵,知识也就不会内化成我们的认知。
有一项研究证明了检索学习的好处,他们让学生阅读课本里的一段文字,然后让其中一部分参与考试,一周后再观察他们的学习情况,发现,那些接受考试的学生比没有考试的学生多记住了50%的内容。
还有一次有趣的研究是这样的,研究人员让3000多名六年级学生,研读几篇含600词的文章,然后在两个月里参加多次测验,最后进行一次大考。实验结果是:第一次测验延迟的时间越长,遗忘情况就越严重。而且,学生只要参与一次测验,就几乎不会再遗忘,后面考试的分数几乎不会下降。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学习后,要迅速对知识进行一个复盘,根据人脑的遗忘规律,人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忘掉70%的内容,所以复盘的时间,千万不要间隔的太久。
检索式学习法,之所以高效,就是因为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
它适用于一切人,适用于你学习任何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用来学习新单词、新概念。职场人士或终身学习者,可以用来管理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中,作者就说他每天都会进行自我反思。也正是反思的习惯,让他在底层认知的水平上超过了大部分人。反思就是一种检索式学习。
二、后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中说,刻意练习的本质就是拥有长期记忆,下面这几个学习方法,就能有效锻炼你长期记忆的能力。
1、间隔练习
与间隔练习相对的就是集中练习。
许多人对刻意练习的理解就是集中的练习某些没有掌握的技能。
但是认知天性里说,相比集中练习,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是间隔练习。
因为人的大脑在记忆一个东西的时候,有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之分。大脑编码内容进行长期记忆,需要一个过程的,可能是几个小时或几天,集中练习就给不了这个过程,所以集中练习带来的效果是短期记忆,而进行间隔练习,大脑则有时间进行充分的编码,学习到的知识就会储存为长期记忆。
所以说,在学习中一定要使用间隔练习的方法。
2、穿插练习
就是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不要只单单学习一样,你可以学习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这样也有助于长期记忆。
用书中的例子来说明:让两组大学生计算4种少见的几何体的体积(楔体、椭球体、锥球体及半椎体),然后让他们解练习题。一组学生的题目按照问题类型区分(先解四道计算楔体体积的题,再解四道计算椭球体体积的题,以此类推)。另一组学生解同样的练习题,只是题目的类型是混合的(穿插安排的),而不是将同一类型的题放在一起。根据我们在前面讲过的概念,大家应该能猜到结果。在练习中,按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也就是集中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89%,而按混合类型解题的学生,正确率只有60%。但是在一周后的最终测验上,之前练习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只有20%,而进行穿插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63%。把问题的不同类型混搭起来,虽说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有所阻碍,但这种方法让最终测验成绩提高了惊人的215%。
看到了没有,提高了215%,多么夸张的一个数字。
但是很多人在学习中,相当喜欢使用集中练习,还记得之前说过的元认知错觉,错觉让我们误以为集中练习更能掌握一个知识,但这只是假象,我们需要去透过表象看到更本质的东西,集中练习的效果,就是短时效益高,长期来看效率非常低。穿插练习虽然短期效果不凸显,但是长期来看,给你的回报是巨大的。
所以我们要克服自己的这种即使满足的心理,眼光放长远,好的方法都是让人不那么痛快的,要是非常痛快,人人都使用了,早就烂大街了。
3、多样化练习
有过一个测验,让一群孩子练习投沙包,一组站在距篮子三英尺远的地方,一组距离为2—4英尺,没有固定距离,然后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让这些孩子站在距离篮子三英尺远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那些训练距离不固定的孩子的成绩更高。
为什么这些没有站在三英尺训练的孩子成绩反而更高呢?原因是多样化的练习能够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
好了,我们回顾一下以上几条关于学习的普适性原则:
检索有间隔有穿插多样化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内容,但是篇幅太长的话,很多人就不爱看了,放上一张《认知天性》的思维导图,如果你对原书感兴趣,会对你有帮助。



顺便盘点一下提高学习力的书籍:
《认知天性》作者:彼得·C.布朗亨利·L.罗迪格三世马克·A.麦克丹尼尔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
《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奥克利
《刻意练习》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关于这几本书,我个人建议先读《刻意练习》,再读《认知天性》,然后读《学习之道》,《好好学习》这本书可以放在最后读。
ps:其实学习方法多的很,在这个问题下面你都可以看到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执行力和坚持,这两项能力起初我也欠缺,但后来通过读书慢慢的知道了很多知识,执行力和坚持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千万不要看完回答后,点赞→感谢→收藏→退出一条龙,学着去运用这些技巧,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刚开始你可能不习惯,但坚持下来,肯定获益无穷。

■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超级学习法,叫做「自我解读」。这个方法几乎能够帮助你快速抓住任何学习内容的重点,还能帮助发现暗藏的玄机,超越100%。这个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创建思维模型。
简单来说,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构建思维模型,然后再边想边读,不断验证这个思维模型。当你理解融会贯通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大脑中的逻辑顺序非常通畅,啥问题也难不倒你,这就说明思维模型很完善。
但是如果感觉东一块西一块,甚至大脑中一片空白,这就说明学习非常低效。自我解读,不妨了解下?
我们先来小试牛刀一下,感受一下思维模型的威力。想象一下你正在为期末考试复习生物,这时候读到了下面这句话,你会怎么想呢?
「心脏隔膜把心脏分为左右两侧。右侧把血液泵到肺部,而左侧把血液泵到身体其他部位。」
请问你从上面的描述中读出了什么吗?如果没听清楚的话,我再重复一遍:
「心脏隔膜把心脏分为左右两侧。右侧把血液泵到肺部,而左侧把血液泵到身体其他部位。」」
估计你会说,这不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吗?还能有啥玄机吗?
其实,解读文字很多时候就好像海面上观察冰山,我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殊不知暗藏在水下的90%才是主体!所以,如果我们换个方式解读这句话的话,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比方说,「……emm……所以心脏隔膜是一个隔断,为的是不让血液混在一起。隔膜右边的血液是去肺的,左边的是去身体其他部位的。那么心脏隔膜就像一道墙,把心脏分隔成两部分……分隔开后,血液就不会混在一起了。如果混在一起的话,也许可能会出现致命的危险?」
这其实就是自我解读的第一步,用「自己的话」把概念或者知识点解释一遍。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话?这是因为引用别人的描述或者书上的原话,都无法构建你自己的思维模型。
所以,不要单纯地重复原文,而是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来梳理话与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出重点,然后通过假设来补充更完整的逻辑理解,这就是典型的「自我解读」。
那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很显然,在没有外人提点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悟出了「心脏隔膜是为了防止血液混合」这一特征。你看,原文是「心脏隔膜把心脏分为左右两侧。
右侧把血液泵到肺部,而左侧把血液泵到身体其他部位」」,其中确实没有出现「防止血液混合」的相关文字。通过「自我解读」我们参透了文字的表面含义,读出了其中更深层的逻辑关系。
当然,与心脏相关的知识都是我们都已知的客观事实。但假设这是一个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呢?可以想象,99%的人可能都会错过正确的打开方式,只有1%的人才会认真研读、仔细琢磨、自我解读,最终发现其中的奥妙。
人与人为什么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差在了这些日积月累、由量变而产生质变的学习方式上。
说了这么多,那作为自我解读核心的思维模型,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你就能明白。
请听下面这句话:「一只青蛙蹲在一段圆木上,一条鱼在这段圆木下面游动。请问,「鱼是否在青蛙下方游动?」」如果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这样一段景象:一个小池塘里漂浮着一段圆木,上面蹲了只青蛙,下面隐隐约约游动着一条鱼的景象,那么恭喜你,这就是所谓的思维模型。
基于这个思维模型,你会说,鱼确实在青蛙下方游动,即便原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
又比如说我们阅读一部都市感情小说,其中的人物感情关系错综复杂,一开始我们可能连人名都分不清,我们读一段又往回看一看,搞清楚谁夺走了谁的前男友,谁又是谁失散多年的妹妹。
然后继续往下读,发现咦?奇怪,这两个人的关系好像搞错了,看来刚才对人物关系的理解不太准确,于是我们又翻回去查阅。诸如此类翻来覆去地阅读,就是自我解读在发挥作用,在脑海中建立的人物关系网就是一种思维模型。
而当我们读过一两个章节后,就会发现脑海里的人物关系图谱越来越清晰,等到快读完这本小说时,其中的人物关系早就熟稔于心了。
要知道,这个思维模型并没有在书里勾勒出来,只是通过描述一个个人物之间的往来和爱恨纠缠的故事,你自己理解之后总结出来的。所以,等你读到续集时,就能够迅速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这就是因为你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思维模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