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新民快评|让城市的记忆载体“活”在当下

位于番禺路62号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孙科别墅开放几天以来 , 每日的预约参观人数都满满腾腾 , 人们对这幢绿树掩映中的神秘小楼充满了好奇 , 刚刚修缮过的孙科别墅其历史及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

历史建筑|新民快评|让城市的记忆载体“活”在当下
本文图片
图说:孙科别墅外景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郭新洋/摄
别墅所在的上生·新所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地理空间和文化层级的城市更新样本 。 以1927年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的建成为起源 , 历经百年之变迁 , 它包含着建筑、城市与人文环境的多重价值 , 它也深深地埋于许多人的回忆中 。
在哥伦比亚圈长大的帕翠西娅曾经在晚年的回忆录里写道:“在夏天 , 我参加俱乐部里的游泳课 , 我的哥哥则练习跳水和网球 , 他常常扑通一跳 , 溅起大大的水花 。 ”帕翠西娅是美国商人与著名采访人员之女 , 上世纪20年代末 , 她的父母就是在哥伦比亚俱乐部相识 , 并把家安在了此地 。
新中国成立后 , 这里成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所在地 , 生产与科研的保密单位 , 使这里再次成为普通人的“禁地” 。
如今 , 神秘了近90年的地方不再神秘 。 孙科别墅开放一个月后 , 茑屋书店上海首店也将在上生·新所中的乡村俱乐部开业 。 这里从街区中的封闭之地 , 变成了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 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在昔日的神秘之地徜徉 , 驻足 , 观展 , 回想 , 聆听喷泉的水声……
行走在历史建筑中 , 外在的美容易被领略——尖券门洞的弧线 , 拉毛的墙面 , 摩纳哥风格的泳池……而内在的美——室内设计、装饰、陈设 , 往往因居民居住或机构办公等的私密性 , 很难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 。 历史建筑所承载的那些记忆 , 包括曾经在此发生过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 , 更是有很多不为人知 。
城市更新的1.0时代 , 只是要求历史建筑的物理空间的改善 , 修旧如故 。 而当城市更新来到2.0版本 , 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 历史空间的打开不但要为人服务、让人舒服 , 还要考虑与科技、艺术、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融合 。 赋予历史建筑适合时代和未来城市发展的使用功能 , 犹如对历史建筑注入了二次生命 。 重塑了建筑的艺术美感、人文关怀 , 才能使这些让这座城市的记忆载体真正地“活”在当下 。
【历史建筑|新民快评|让城市的记忆载体“活”在当下】徐翌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