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大清帝国陆军最后的脊梁——放弃撤退,中炮殉国的名将聂士成

_原题是:大清帝国陆军最后的脊梁——放弃撤退 , 中炮殉国的名将聂士成
脊梁|大清帝国陆军最后的脊梁——放弃撤退,中炮殉国的名将聂士成
文章图片

聂士成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末 , 义和团运动起于山东 , 数月后即蔓延至京畿地区 。 团民仇视外洋事物 , 沿途烧毁教堂、商店 , 拆除铁路、邮局、电线等设施 。 妄图借助义和团以抵挡洋人的慈禧太后开始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 , 团民开始攻击外国使馆、教堂及车站 , 四处搜杀洋人 。 驻京各国公使向清廷发布联合照会 , 要求清廷镇压义和团并保护各国使馆安全 , 但遭到清廷拒绝 。 随后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开始向北京进发 , 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在这场战争中 , 一位悲情的爱国将领将走完自己光辉的一生 , 他就是大清帝国陆军最后的脊梁----淮军名将聂士成 。
脊梁|大清帝国陆军最后的脊梁——放弃撤退,中炮殉国的名将聂士成
文章图片

聂士成部士兵
聂士成 , 字功亭 , 安徽合肥人 , 自幼好行侠仗义 , 后投身军旅 , 开始了四十年戎马生涯 。 初随团练大臣袁甲三部讨捻军 , 后又改隶淮军刘铭传部 , 随军攻克太平军据守的太仓、镇洋、昆山、新阳、吴江、震泽等地 , 以功赏力勇巴图鲁名号 。 1892年(光绪十八年)3月 , 以镇压热河金丹教叛乱有功 , 赏穿黄马褂 , 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 。 甲午战争爆发后 , 聂士成随提督叶志超援朝 , 驻军牙山 。 聂士成随后参加鸭绿江江防之战 , 坚守虎山 , 组织摩天岭防御战 , 雪夜奇袭连山关 , 杀敌甚重 , 击毙日军将领富刚三造 , 取得清军为数不多的几场胜利 。 之后清廷调聂士成所部入关回防津沽 , 因功补授直隶提督 , 主持天津沿海防务 。
脊梁|大清帝国陆军最后的脊梁——放弃撤退,中炮殉国的名将聂士成
文章图片

在大沽口登陆的八国联军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冬 , 聂士成奉命总统直隶淮练各军 , 朝廷以聂士成“公忠笃实 , 练兵有方"赐紫禁城内骑马 。 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后 , 团民沿途拆除铁路电线等设施 , 聂奉命率部保护京津地区铁路 , 在遭义和团袭击时 , 击杀团民数百人 , 由此与义和团仇隙日深 。 清廷对义和团政策剿抚不定 , 使得京畿一带局势难以控制 , 最后招致八国联军入侵 。 1900年5月大沽炮台失守 , 联军随后在天津与聂士成部交战 。 六月下旬 , 聂士成奉命攻打天津租界 , 而义和团则乘机四处焚掠 , 聂士成派兵镇压 , 从而招致义和团妒恨 , 并诋毁聂士成通敌 , 清廷下旨督责 , 令其革职留任 。 气愤之余的聂士成大呼:“上不谅于朝廷 , 下见逼于拳匪 , 非一死无以自明!” 。 于是每次战斗均亲上前线督战 , 以至于八国联军都称聂军:“自与中国交兵以来 , 从未遇此勇悍之军”! 。
脊梁|大清帝国陆军最后的脊梁——放弃撤退,中炮殉国的名将聂士成
文章图片

与联军作战的清军
【脊梁|大清帝国陆军最后的脊梁——放弃撤退,中炮殉国的名将聂士成】然而令人目眦尽裂的是 , 聂军与联军激战之时 , 义和团民到聂家抓走聂士成的母亲、妻子及女儿 , 聂士成派兵追赶 , 却被诬陷通敌 。 七月九日 , 抱着必死决心的聂士成身着朝服 , 外披九年前清廷御赐的黄马褂 , 与联军在八里台激战时中炮阵亡 , 时年六十四岁 。 而义和团本要戮聂尸 , 因联军追至才幸免 , 后来德军将破碎的聂尸包裹后转交清军 。 聂士成阵亡后 , 清廷竟下诏称聂士成“误国丧身 , 实堪痛恨 , 姑念前功 , 准予恤典”(如此之朝廷 , 怎能不亡) 。 直到1902年 , 在袁世凯的努力下 , 清廷才追赠聂士成太子少保 , 照提督阵亡例赐恤 , 加恩予谥 , 谥号忠节 , 并在天津、合肥建立专祠 。 袁世凯曾言:“该提督秉性忠贞 , 践履纯笃 , 事亲极孝 , 居官极廉 , 驭众严而有恩 , 遇事勇而有断 , 沉毅果敢 , 威重绝伦......以身殉难 , 迹其苦战授命 , 武臣中实惟该故提督一人 。 ”算是对聂士成最为中肯的评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