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加速奔跑( 二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加速奔跑
文章图片

京张高铁首趟复兴号智能动车组G8811次列车
京张高铁全长174公里 , 是我国智能化水平最高的一条高铁线 。 在这条百年铁路线上 , 以350公里时速飞驰的高铁应用了北斗导航、5G、刷脸进站等一批“黑科技” 。 在12公里长的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 , 原本需要78分钟才能翻越的“人字坡” , “复兴号”只需一眨眼的功夫 。
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桥、中国港、中国楼……科技的发展让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梦想照进现实” , 也编织起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希望版图 。
设计最美“飞天弧线”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加速奔跑
文章图片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 ,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 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 , 四川西昌 。 搭载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遥三十火箭点火升空 , 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之旅 。
两千多公里之外的北京 , 在第一时间收到捷报后 , 余梦伦院士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就在发射前一天 , 前方打来电话和他讨论有关火箭发射的技术问题 , 最终得到顺利解决 。
余梦伦所在的班组是航天科技一院一部11室1组 , 承担运载火箭从离开地面到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弹道设计 , 是中国首个以院士姓名命名的高科技创新班组 。
弹道设计通俗地讲 , 就是为运载火箭设计飞行轨迹 , 包括确定火箭起飞的地点、发射方位、飞行姿态 , 确定飞行的高度、速度、运载能力等等 。 这是一段大约25分钟左右的飞行路程 。
“好比在天上修铁路 , 唯一不同的是 , 火箭的路线设计需要更智能 。 ”余梦伦院士说 。
多年来 , 从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 到将“嫦娥”探测器送入奔月轨道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 我国许多火箭飞天任务的弹道设计都是由“余梦伦班组”完成的 , 他们也成为中国探索浩瀚星空的见证者 。
“十三五”期间 , 我国航天舞台好戏不断 。 2016年 , 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 , 中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2019年 , “长征十一号”海上发射成功 , 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备海上发射能力的国家;今年起 ,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迎来了高密度发射 , 从执行空间站首飞、首次火星探测到空间站核心舱发射 , 大火箭的运载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不断攀升的航天发射能力 , 让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迈得更远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加速奔跑】(文/孟利铮 校对/姜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