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节度|美国陆军思维落伍,研制第四代主战坦克,选择三种保守设计方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0年9月开始 , 美国陆军邀请基层士兵在本宁堡军事基地审查了四种未来\"可选载人坦克\"(OMT , 也被成为决定性杀伤平台)概念并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反馈 , 以完善 , 缩小选择和改进2021财年的概念 。
有一说一这模型做的不错
根据后续的报道来看 , 本次审查中有3种设计
方案一 , 重量54.9吨 , 无人炮塔 , 车组成员2人 , 均位于炮塔前部的乘员舱 。 疑似XM360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28发待发 , 没有备份弹) , 配有无人机 。
方案二 , 重量59.9吨 , 车组成员3人 , 两个车体一个炮塔(模型炮塔右侧有一个舱门) , 采用未知口径的坦克炮(可能是130/140毫米传统火炮或者电热化学炮 , 30发待发弹、6发备份弹)
方案三 , 重量64.9吨 , 外观和第三代主战坦克区别不大 , 传统4人车组 , 在主炮和方案二样 , 采用未知口径的坦克炮(可能是130/140毫米传统火炮或者电热化学炮 , 30发待发弹、6发备份弹) 。
美国这三个方案都比较保守 , 而且参与测试的美国陆军基层士兵都不赞成双人车组的概念 , 所有参与者都认为未来坦克需要4名成员 , 假如增加一个自动装弹机则可以接受三人乘员组 。
至少就目前曝光的这三个方案 , 美国比俄罗斯保守多了……
苏联/俄罗斯作为一个坦克大国 , 一直在坦克发展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 先不说那些稀奇古怪的试验车型 , 就单说能在坦克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量产车型:二战最优秀中型坦克T-34坦克 , 战后第一款主战坦克T-54/55 , 第一款第三代主战坦克T-64 , 第一款四代坦克T-14阿玛塔 。 苏联从来不避讳在坦克上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 甚至有些时候看起来有些激进(T-64就以为这个可靠性不算太好) 。 所以俄罗斯率先走了模块化隔仓+无人炮塔+乘员全部作战车体里的路线的时候 , 笔者觉得虽有以外倒也在情理之中——苏联时期四代坦克的方案之一490工程中的一个子方案就是这样的 , 而且是双人车组 。
490工程方案之一 , 双人乘员组坐在车体最后面 , 由于有前方整个车体作为防护 , 防御力达到了防穿1000mm , 防破1500mm
意外只是认为俄罗斯的电子技术水平有些不可靠 。 但是目前看没有太大问题 , 俄罗斯近些年在电子设备上的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 。
而中国虽然比起俄罗斯没有那么激进 , 但是由于有着明确的追赶目标 , 因此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 , 中国会尽可能的采用新技术 , 并且具有难得的前瞻性 。
按照99式坦克总师祝榆生老先生的说法就是\"打个平手有什么用?要打就把他打掉 。 \"
99A坦克现在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 , 其设计时间可是在2000年代初期 , 定型时间大概在2009年 。 要是算上预研的话 , 时间甚至能推到1990年代中期 。 到今天还能保持一定的先进性是十分不容易的 。
当然由于设计时间实在太早 , 在一些方面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落后 , 这个就等\"升半代\"的99B来解决了 。
99B可能会更重一些 , 重视全向防护 , 算是吸取了西方坦克的部分设计思路 , 目前仅知道存在这个项目 。
而美国人……至少这曝光的三个方案是出乎意料地保守的 。 因为就目前的信息来看 , 中俄构想中的四代坦克都不算太重 , T-14目前有两个数据 , 一个48吨/1200马力 , 一个55吨/1500马力 , 放在现在西方坦克体重普遍奔着70吨大关取得现在算得上很苗条了 。
T-14大归大 , 但是并不重
而中国四代坦克 , 就目前的一些零星消息看 , 可能是40吨级 , 武器为105mm电热化学炮 , 主要防御手段为主动防御 , 电磁防御 , 主动反应装甲等 , 在配合优秀的态势感知能力和机动性进行软防御为主 , 传统的\"硬碰硬\"物理性装甲优先级反而不高 。
这也是中俄四代坦克目前看起来可能的一个共性:重点防护为主的综合设计思路 。 这也和中俄坦克设计思路基本上一致有关系:在保证三大指标的情况下 , 尽可能降低坦克重量和投影面积 。 这方面两国算是师徒 , 连首要假想敌也都是一个 。
疑似中国四代坦克的驾驶/操作系统验证机
\"硬碰硬\"物理性装甲优先级不高不代表放弃物理防护直接设计一款\"裸奔\"坦克 , 而是在重量有限的情况下把防护集中在重点区域 。
由于中俄四代坦克都会采用无人炮塔 , 炮塔里面没有乘员 。 这样弹药、消防系统等就非常好布置 , 使得炮塔体积缩小 , 投影面积随之大为降低 , 哪怕布置上一大堆传感器、烟雾发射器、雷达和主动防御系统等设备 , 炮塔也不会很大 。
T-14那个看起来很大的炮塔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外面的一层壳子 , 就防御一下轻武器和破片 , 最多挡挡机炮 , 实际炮塔结构体积很小 , 实战中很难被直接命中 。
这样实际上就可以完全舍弃炮塔的防御 , 反正也没人 , 打坏了就打坏了 , 模块化的 , 直接吊起来再换一个新的就行 , 只要乘员没事就可以 。
人员防护才是重点 , 只要人不死 , 换辆坦克就是战斗力 , 在未来 , 能操作四代坦克的士兵绝对要比坦克有价值得多 。 况且模块化隔仓坦克不那么容易被完全击毁 , 只要能拉回去 , 很多时候都能修好 。
中俄基本上都认同四代坦克乘员是并排作战车体前部的 , 无非是人数问题 。 这样只需要保护乘员隔仓这一部分就行 。 在T-14上的表现就是乘员舱的防护是整个坦克最严密的地方 , 正面有着极厚的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 。 由于防御面积不大 , 加上之前提到的节省出来的重量 。 T-14乘员舱的防护程度非常高 , 而且是前上两侧都有的全向防护 , 堪称\"叹息之墙\" 。
T-14示意图 , 可以看到大致分为人员 , 火力 , 动力三个舱 , 互相之间不互通 , 主要防护都在人员
而其他位置就没那么重要了 , 如上所述 , 交给软防御系统 , 底盘增加一下防地雷能力 , 再加上一些爆炸反应装甲 , 哪个模块舱被打坏了就换个新的 , 跟搭积木一样 。
中俄主战坦克大概率就是这个思路 , 中国能做的吨位更小一来是105mm电热化学炮(只是可能)体积比125更小 , 另外就是动力舱没那么大 , T-14车体那么大和他的X型X-12系列A-85-3A引擎发动机有很大关系 。
【潞州节度|美国陆军思维落伍,研制第四代主战坦克,选择三种保守设计方案】由于构造问题 , X型发动机体积比较大
但是美国这三个设计基本上还是传统坦克的全面物理防护思路 , 新技术不能说没有 , 但是没有T-14那么让人惊艳 。
这肯定不是技术问题 , 没人怀疑美国的技术 , 这个大概率还是设计思想问题 。
首先 , 美国陆军确实保守 , 这方面出过很多在中俄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
L-ATV那么高大的车体 , 重量约为7吨 , 然后只有四座 , 如果算上后面的\"物品栏\"也才能做五个人 。
L-ATV性能没得说 , 但是乘员数量太少 , 两辆才能装一个班(9人班) , 甚至三辆(10人或12人班 , 海军陆战队是13人)
而中国的三代猛士的长轴型是10人 , 短轴是6人 , 俄罗斯的\"虎\"式装甲车根据不同型号为6至10人(含司机)或最多1.2吨货物 。 都是按照各自一个班/半个班设计的 。
美国不是造不出同等性能载员更多的车 , 单纯就是悍马也是这么多人 , 所以L-ATV设计也就这么多人 。
新步兵战车选型也一样 , 明明能造2+9 , 非要造一个2+6 , 因为M2\"布莱德利\"就是这样2+6 , 一个排3班4辆车 , 其中3辆3+6 , 1辆3+5这样折腾 , 而中俄都是一辆车一个班3+6 。
同理 , 所以坦克一定要是4个人 , 最少也只能是3个 。
当然多出来的一个人可以当无人机操作员 , 可能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
无人机需要单独的操作员 , 美国陆军考虑过在M1A2D上加装自动装弹机但是仍然保留四人车组 , 原来的装填手位置变成无人机操作员 。
另外美国陆军是有点矫枉过正 , 在1990~2010年之前如日中天的时代 , 美国陆军曾经想过依托于自己的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 , 只依靠轻甲单位全球部署 , 机动作战 , 其代表产品就是斯崔克装甲车 。 结果斯特瑞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由于防御力不足被打的一塌糊涂 , 而回归\"大国竞争\"之后 , 面对中俄的重装部队 , 斯崔克根本就成了\"死脆克\" 。
然后美国人就给斯崔克加厚装甲 , 安装炮塔 。 这样斯崔克的攻防能力自然提高了 , 但是也就失去了通过C-130运输的能力 , 这让美国陆军郁闷不已:不能用C-130运输我要斯特瑞克干嘛?
图为安装\"龙\"式30mm无人炮塔的斯崔克A1 , 高大的车身使之无法进入C-130的机舱
美国陆军这是吃轻装甲的亏吃怕了 , 尤其是美国陆军基层官兵 , 所以他们全部选择了有着厚重物理装甲的传统型号 。
另外就是美国第四代坦克项目进度落后中俄 , 所以倾向于先用现成技术快速出产品 , 而现有技术大多数基于M1A2C/D或者步兵战车的 , 导致最后\"攒\"出来的产品重量还是比较大 。
总之这次选型美国陆军确实比较保守 , 但也未必就这样 , 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跨职能小组(NGCV CFT)、美国陆军地面车辆系统中心和美国陆军科学委员会是有类似中俄的吨位不大的四代坦克思路的下一代近距离战斗载具(NGCCV)计划 , 预计吨位30-40吨 , 双人车组 , 无人炮塔配备一门带自动装弹机的轻量化XM360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和用于防御的高能激光武器 。
现在看来主要是美国陆军基层官兵对这个方案不买账 , 具体怎么取舍后面还得再看 。
推荐阅读
- 钱学森|钱学森侄子,拿下诺奖后为何说:我不是中国人,我在美国长大
- 火星|火星上的“莱特兄弟时刻”
- 印度_社会|天灾还是人祸?印度多年前与美国联手“监视”中国,现在自食恶果
- 美国_军事|那个帮美国破解北斗卫星的清华才女高杏欣,13年过去了,近况如何
- 推土机|因为遭遇“不公对待”,美国男子改造推土机推倒市政大楼
- 詹姆斯·贝德福德|53年前被冷冻,等待2017年被复活的美国富豪,他的现状如何?
- 木星|木星黎明时分上演华丽极光秀
- 许晨阳|北大数学天才许晨阳,获我国100万美元奖金,却留三条理由去美国
- 美国|覆盖美国南方的入侵物,每年造成1250亿损失,却在中国被广泛种植
- 月球|NASA被逼到悬崖?中俄宣布共建月球基地,美国却称三年内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