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哥生活小馆|葡萄霜霉病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葡萄霜霉病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王颖
葡萄霜霉病(DownyMildew) , 是葡萄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 , 在中国各葡萄种植区均有分布和发生 , 尤其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生普遍 , 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 。 葡萄霜霉病危害严重 , 可以导致与叶片光合作用有关的所有生理过程受阻 , 影响葡萄树势和果实、枝条、根系等器官的营养贮藏 , 造成早期落叶、早衰 , 果实品质下降 。 葡萄霜霉病也是冬季葡萄冬芽、枝条和根系冻害 , 春季葡萄缺素症以及花序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 。 侵染部位包括叶片、新梢、卷须、穗轴、叶柄、幼果 。 危害叶子常造成早期落叶 , 使树体营养积累减少 , 第2年发芽弱小不整齐 , 花穗少而小 , 严重影响产量 。 发生严重时 , 会造成大量叶片、幼果、果穗等干枯 , 严重削弱葡萄养分合成能力 , 降低果园生产能力 , 果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

宽哥生活小馆|葡萄霜霉病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文章图片
葡萄霜霉病可以侵害葡萄的任何绿色部分或组织 , 主要侵害叶片 , 也能够危害葡萄的新梢、卷须、花序、叶柄、穗轴、花蕾、果柄和果实等幼嫩组织 , 在叶片的背面、果实病斑、花序或果梗上产生白色的霜状霉层 , 这是葡萄园中霜霉病最容易识别的特征 。 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受到侵染后 , 发病初期在叶正面产生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 , 随后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 , 后变黄、枯死 。
1发病特点
葡萄霜霉病病菌属于单轴霉属 , 不同于葡萄灰霉病病菌 , 能感染多种作物引起灰霉病 , 葡萄霜霉病病菌只侵染葡萄 , 并不侵染其它作物 。 葡萄霜霉病在露天发生极其严重 , 避雨栽培和大棚葡萄基本不会发生 。
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于土壤中越冬 。 卵孢子在自由水(水滴、水膜)中 , 温度达到11℃时萌发 , 产生孢子囊 , 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 , 游动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到葡萄上 , 成为春天的初侵染源 。 初侵染发病后 , 病斑上长出孢囊梗和孢子囊 。 孢子囊靠风传 , 露水分散 , 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 多于7月开始发生 , 7月中下旬发病渐多 , 8—9月为发病盛期;但5—6月发生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 于6月中旬就开始发病 , 7月中下旬果实已大量被害 。
葡萄霜霉病大流行与清园不彻底、病菌基数多、预防不到位、气象条件等有关 。 冷凉、潮湿、多雨、多雾的天气利于霜霉病的发生 , 气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 , 秋季低温、多雨易引发该病流行 , 夜间低温有利于孢子囊萌发和侵入 。 霜霉病上穗 , 而叶片上尚未发现霜霉病或很少的原因多是蘸穗不当所引起 , 即蘸穗药连续重复使用 , 引起霜霉病菌交叉感染 。

宽哥生活小馆|葡萄霜霉病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文章图片
2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任何降低湿度和水分、减少病原的措施 , 都能够减轻葡萄霜霉病的发生 , 包括完善的排涝体系、田园卫生、田间管理等具体措施 。 但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 因此 , 对于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一定要采用生态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
2.1清园管理
霜霉病菌是随着病枝、病果、病叶落地进入土壤中越冬 , 因此要特别重视葡萄园的清园管理 , 做好果园卫生清洁 , 减少病菌源 , 及时清扫落叶、落果 。 特别是在葡萄收获后 , 要彻底清园 , 清除菌源 , 剪除病梢 , 收集病叶 , 集中深埋或烧毁 , 避免病菌残留体入土过冬 。 在新发展地区(距现有葡萄园有较远的距离)通过种苗的消毒 , 不携带病原菌 , 可以维持多年没有葡萄霜霉病 。
2.2培育健壮树体
加强水肥管理 , 科学调控肥水 , 促进树体生长健壮而不旺长 , 提高树体的抗病害能力 。 特别是在萌芽前、开花前后、转色期、成熟期、埋土防寒5个需水关键期和萌芽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期、采收后、越冬前5次需肥关键期加强管理 , 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 促进葡萄根系健壮生长 , 改善土壤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