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的医院排名出炉,有一半在北上广

采访人员|原祎鸣
编辑|许悦
11月14日 ,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在上海发布《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以下简称为《排行榜》) 。 11年来 , 这个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评选出来的医院排名 , 是由综合考虑学科建设、临床技术与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做出的综合排名 。 由于其权威性 , 每年的11月 , 其结果总会引起业内的广泛讨论 。
通过今年的榜单 , 界面新闻采访人员发现 ,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匹配、超级医院位次直线上升、地处武汉的医院排名上升迅速等特点 。
《排行榜》自2009年发布以来 , 前四名从来没有变过 , 其第一到四名分别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最好的医院排名出炉,有一半在北上广
文章图片
中国最好的医院排名出炉,有一半在北上广
文章图片
北上广占据半数 , 全国医疗资源分布仍然不均
前四名中 , 两家在北京 , 一家在上海 , 还有一家是位于成都市的“超级医院”华西医院 。 不仅《排行榜》榜首基本被一线城市占据 , 中国排名前100家的医院里 , 有48家处于北京、上海、广州 。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患者集中涌向大城市的知名医院、看病宛如“春运”的情景依旧在我国上演着 。
然而 ,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不仅让患者就医难 , 也是医患纠纷的重灾区 。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资料 , 全国超过70%的三甲医院发生过医患暴力冲突 。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挂号难、诊疗难、缴费难、取药难的情况多发生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中 。 这些医院普遍人满为患 , 患者排队等待时间长、诊治时间短 , 极易造成情绪烦躁 。
虽然卫健委每年都在努力减缓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 , 但显然 , 想要扭转这个48/100(地处北上广的医院在《排行榜》总医院数量中的占比)的局面 , 对我国的医疗改革是个持续的命题 。
【中国最好的医院排名出炉,有一半在北上广】超级医院发展迅猛 , 虹吸效应引起争议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超级医院” , 即规模巨大的医院 。 近年来 , 超级医院的飞速发展引人瞩目 , 截至2019年 , 拥有超过2500张病床的医院有100家以上 , 30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有63家 , 5000张以上床位规模的医院有11家 。
地处四川成都的华西医院的位次自榜单发布以来便稳居全国第二 。 而另一大超级医院 , 地处河南郑州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为“郑大一附院”)在2011年以第100位的排名挤入《排行榜》 , 随后 , 郑大一附院像坐上了“特快列车”一样 , 在9年间上升了82位 , 排名第18 。
然而郑大一附院的褒贬不一 , 它的“超级载量”令人惊奇:一万张床位 , 年门诊量776万人次 。 在被称为“全球最大医院”的同时 , 也因为“什么病人都接” , 被戏称为“最大乡镇卫生院” 。
据八点健闻报道 , 郑大一附院的医生待遇好、地位高 , 优秀医学人才往往会选择省级的超级医院郑大一附院而非基层医院 , 河南省的基层医院想要招入医学博士 , 可谓难上加难 。
与医生同样流向超级医院的还有患者 。 2015年 , 郑大一附院的门诊量近500万人 , 年出院病人35万人 。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 , 2011年至2015年四年间 , 河南省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 , 尤其是村卫生室的数量 , 5年间下降了7213个 。 与每寸空间都充满“加床”的郑大一附院相比 , 乡镇卫生院的病房使用率只为62.59%——近一半的床位处于空置状态 。
超级医院引起的虹吸效应 , 使其如抽水机一样 , 吸走了基层医院的病人、医生和医保资金 。 对本就不“景气”的基层医院来说 , 在超级医院这个“抽水机”面前 , 更是雪上加霜 。
深圳榜上无名 , 医疗资源与经济发展极不匹配
业内人士另一个关注的点 , 是在榜单上没有出现的位于深圳的医院 。 在近半数的高排名医院落户北上广 , 四川、河南等各省份的医院也都榜上有名 , 广东省也有9家医院上榜的情况下 , 作为广东省GDP排名第一、全国GDP排名第三的深圳却没有一家医院上榜 , 这背后是严重的医疗资源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 。
对此 , 原广东省卫生厅巡视员廖新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说到 , “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有教学和科研的任务 , 所以他们吸收最先进的技术和前沿的东西 , 因此普遍来讲 , 这些医院的医学水平比较高 。 ”
然而 , 对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来说 , 医疗机构发展的时间确实有点短 。 据了解 , 1998年根据卫生部要求 , 广东省暂停了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 时隔12年后才启动 , 而深圳的大多数医疗机构也为近20年内新建 。
深圳医学院校也严重不足 , 仅有的一个深圳大学医学院也是2008年12月才获教育部批准开设临床医学专业 。 这就意味着深圳的优秀医学人才需要从外地引入 , 可在薪资与房间的性价比考量面前 , 深圳吸引医学人才的优势也并不突出 。
新冠肺炎考验下 , 武汉医院位次实至名归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武汉的“黑马”们 , 今年的《排行榜》中 , 武汉5家上榜医院排名都有所上升:同济医院排名第7 , 上升1位;协和医院排名第10 , 上升2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排名第40 , 上升4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排名第61 , 上升17位;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排名第88 , 上升9位 。
在进一步细化的科室排名中 , 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文宏等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医学工作者所领导的科室 , 全都处于所在专科的前两名 。
这个上升可谓众望所归 , 今年的新冠肺炎席卷迅速 , 没有给当地医院排兵布阵的时间 , 在短时间高强度的情况下 , 武汉市许多医院都承担起了“一线作战”的重担 。 其中收治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是同济医院 , 其两个院区共收治3500余名重症、危重症患者 。 第7名的位次 , 同济医院实至名归 。
新冠疫情就是一场实战 , 而武汉的医院在这场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 对此 ,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解释到 。 “在本次疫情防范中 , 尽管有的医院主观很努力 , 但客观结果并不理想 , 暴露了诸多‘短板’和不足 。 事实表明 , 凡学科建设水平高的医院 , 在突发事件面前均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医防结合”能力 。 ”
《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出炉 , 这不仅仅是疑难杂症患者的“就医指南” , 其变化更是反映了我国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 而对这份榜单反映出来的问题的“对症下药” , 可能远比单纯地唏嘘哪些医院辉煌不再、哪些医院奋起直追要重要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