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王和专栏】新格局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再认识( 二 )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中进步的 , 文化也一样 。 就现代社会而言 , 文化 , 在文化产业和市场的加持下 , 已经变的立体和丰满 , 无论是表现形式 , 还是传播手段 , 都在发生着变化 。 在这个过程中 , 市场 , 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产业 , 则成为了重要力量 。 同时 , 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与能力已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能力和决定因素 , 这也是美国封杀“TIKTOK”背后的真正原因 。 纵观全球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 富裕起来的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 , 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 , 尤其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 例如 , 近年来 ,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性产业” , 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动能 。 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 也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点 , 文化产业园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
近年来 , 国家和各级政府均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投入 , 但总体效果仍存在差强人意的情况 , 究其原因 , 从表面看 , 没有很好地理解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特征 , 因此 , 制定的产业政策存在按部就班 , 就事论事和“自以为是”的情况 , 就难免出现“隔靴搔痒”和“不解渴”的问题 , 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 “霍尔果斯兴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 现代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它不是简单的扶植 , 更不是给点政策优惠就能够发展的 , 它需要的是基于专业认知和共识的排忧解难 , 需要同心同德的攻坚克难 , 需要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探索创新 。 从本质看 ,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文化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 首先 , 文化是不能简单地交给市场 , 否则 , 就可能“一放就乱” , 其次 ,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 , 所以 , 不能简单地行政干预 , 否则 , 就会导致“一管就死” 。 因此 , 必须认识到文化产业及其发展规律具有极强的特殊性 , 如果不能认识和理解这一点 , 文化产业的“放管服”就难以落地 , 发展文化产业就无从谈起 。
三)文化金融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原因
就现代社会而言 , 金融 , 往往扮演着“血液”的作用 , 因此 , 金融活 , 则产业活 。 从西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看 , 金融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 , 如大多数的好莱坞大片背后均有文化金融的“身影” , 如“完片保险” 。 文化金融的参与 , 不仅解决了资金供给问题 , 更提供了基于专门化风险管理的外部干预、制衡和服务 , 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 但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 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金融供给不足 , 具体表现为文化金融的“无人问津”和金融机构的“望而却步” , 缺乏资金的“血液”供给 , 文化产业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 更不可能做大做强 。
近年来 , 为了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 包括引导金融行业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 , 但实际效果仍差强人意 , “贷款难”和“贷款贵”仍十分普遍 , 甚至出现文化企业“求贷无门”的情况 , 但与此同时 , 各地的产业发展基金却面临“用不出去”的尴尬 。 深究金融机构不是不想贷 , 而是“做不到”的内在原因 , 就不难发现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制约文化金融发展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 , 其中最突出的是文化产业的风险认知与管理问题 , 以及相应的金融制度与政策 , 所以 , 尽管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 不断强调 , 引导和督导双管齐下 , 却仍然是收效甚微 。
文化 , 作为一个创意产业 , 其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 , 如果一切都是“确定”的 , 文化产业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价值所在 。 但就金融而言 , “不确定性”则意味着风险 , 如果风险不能有效量化并管控 , 金融机构就只能望而却步 。 就量化而言 , 文化产业大多属于难以量化 , 或者只能事后量化的问题 , 如一个电影项目 , 剧本往往具有“见光死”的特征 , 且存在见仁见智的问题 , 难以满足金融的“量化评估”的要求 , 同时 , 电影的真正价值通常要等到上映之后 , 用票房来回答 。 就风险管控而言 , 大多数金融企业并不真正了解文化产业 , 更无法理解文化产业生产和运营的特点 , 因此 , 他们往往是用传统金融的思维和做法要求文化企业 , 如固定资产抵押 , 但文化企业大多属于“轻资产型企业” , 没有多少资产可谓作为抵押物的 , 所以 , 文化金融供给就走入了无解的困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