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经济学|中国式金融监管“三人谈”( 三 )


张化桥:蚂蚁两年前还是一家小公司 , 直到现在 , 在金融体系里它还是小公司 , “小”的意思是说资本金很小、净资产很小 , 但它的估值很高 , 因为发展前景大、盈利能力强 , 所以直到正式 IPO 前 , 蚂蚁都还是小公司 。 而且 , 蚂蚁 1.7 万亿的信贷余额里 , 90% 以上不是它自己的钱 , 而是通过“助贷”和银行共同完成的借贷业务 , 只是因为会计准则处理 , 它把属于银行的贷款余额记到了自己身上 。
****:网贷平台是否实现了监管套利?
刘晓春:改革开放让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 , 我们讲解放思想 , 具体方式是鼓励突破现存的规章制度去创新 。 在这一过程中会形成制度红利 , 许多民营企业、地方领导也会形成惯性思维:要想赚钱 , 就要突破规矩、突破现有规章制度 , 即便这样是违反了监管法规 。
现在的很多舆论 , 往往将创新和监管矛盾对立 , “只要是创新就不要管它” , 谁创新谁就理直气壮、可以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 只要做成功就行 。 但创新不等于可以违法违规 , 你可以给它优惠政策 , 但不能破坏规矩 。
这些靠特殊政策发展起来的行业和公司 , 并不是通过真正的市场淘汰建立起来的 , 不具备竞争力 。 实际上我们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也好 , P2P 或者小贷公司也好 , 都是在打擦边球 , 在赚政策套利的钱 , 并不是真正的创新 。
刘胜军:网络平台一方面没有明确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运行 , 即便它做的业务同银行一样 , 这就形成了制度套利 。 其次是金融行为监管的套利 , 就是所谓的“诱导性消费” 。 早年对这些互联网公司并没有太多监管 , 这也让一些公司形成垄断地位 , 垄断地位又给了它很大的话语权 , 使之完全在市场上占据主导优势 , 这对市场环境造成很大伤害 。
张化桥:绝大部分小贷公司和网络小贷都活得很艰难 。 目前6000家的小贷里 , 绝大部分都没有所谓的红利 , 现在网络小贷也就100多家牌照 , 大半都是瘫痪的 。 蚂蚁的成功是个特例 , 之所以能在这样一个信贷过剩的环境下腾飞 , 根本的原因就是它的抓手 。 在小额、分散的前提下 , 它的关键抓手一个是支付宝 , 一个是助贷连接的征信系统 。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 众多的金融机构愿意跟蚂蚁金服合作 , 屈尊为臣 。
****:前期网贷平台的火热 , 是否说明它先天比银行更适合小贷业务?
刘晓春:网贷平台更强调自己的大数据风控 。 银行放贷一是参照了年龄、职业、收入、征信这些结构化数据 , 二是对借款人的道德品质进行个人画像 , 用来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 。 网贷平台只是改变了观察的“维度” , 比如电商在淘宝开店 , 相当于租了个摊位 , 平台抽取管理费 , 交易都通过支付系统 , 平台能够很清晰地摸清店铺交易量、盈利能力、资金流动等等 。 相比这些 , 更重要的是要能拿住让借款人不得不还钱的“命门” , 对企业来说是抵押物或者担保 , 对个人来说是征信记录 , 对网商来说就是商铺保证金 。 这就决定了网贷平台只能去做小而分散的业务 , 只能做它商业闭环里的业务 , 像是线下的业务、大型企业 , 或者特定领域的贷款 , 它都做不了 。
刘胜军:一些机构从内心来说或许并不愿和网络平台合作 , 但几个亿用户 , 如果银行想让这些人变成自己的客户 , 唯一的选择就是和平台合作 , 这种情况就赋予了平台特殊的谈判地位 。 比如蚂蚁 , 昨天的蚂蚁和今天的蚂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昨天的支付宝确实为整个金融业带来了很强烈的鲇鱼效应 , 激活了创新、倒逼了银行的改变 , 但是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比银行还可怕的超级垄断机构了 。 只是它比较隐蔽 , 更像一种隐性的垄断 。
张化桥:据我观察 , 蚂蚁的借贷利率确实很高 , 但银行信用卡的利率也是这么高 , 小微企业从民间或者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利率也是这么高 , 甚至更高 。 但是 , 蚂蚁集团、微众银行、360金融、京东金融等作为一个商业模式 , 比银行更优越、更有效率 。 未来银行应该退五步 , 蚂蚁等平台进两步 , 让银行的业务通过蚂蚁这一类的科技平台来做 , 把社会总信贷规模降下来 , 因为它的成本低、效率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