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上海这家精神卫生中心开了个“治愈咖啡馆”( 二 )


咖啡馆旁边是一个休闲用餐区 , 布置着圆形的藤椅、色调和谐的木质书架 , 每一扇窗都被装饰成一棵小树的模样 。 墙上挂着患者们亲手画的彩色图画 , 留言板上贴满医护人员和病人写的充满正能量的留言 。 “治愈咖啡”就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存在 。
早在两年前 ,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就开始筹划这家咖啡馆 。 “在咖啡馆之前 , 医院曾在内部开过一个模拟超市 , 只针对病人开放 , 并未真正对外营业 , 现在这家咖啡馆是医院推出的第一个对外营业项目 , 病患、家属、医护都可以去消费 。 ”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负责人陈一郡说 , “治愈咖啡”不是每月发工资的正式岗位 , 只是作为杨浦区“阳光心园”的一个职业培训平台 , 所得收入全部作为精神残疾患者的捐赠款 。
陈一郡口中的“阳光心园”是杨浦区残联为精神类残疾人设立的培训机构 , 分布于杨浦区12个街道 , 为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提供技能培训和康复指导 。 而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作为“阳光心园”的示范点 , 近年来除了依托医学手段以外 , 还一直研究如何通过职业培训、社会参与等新的“治疗”方式 , 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并走向社会 。 中心引入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为患者提供职业培训课程 , 根据学员的兴趣和特长 , 建立诸如模拟超市、咖啡馆等多个实践性的职业能力培训平台 。
两年前 , 脱离职场长达7年的超超走进“阳光心园” , 也正是在这里 , 她找到了人生新方向 。 在“阳光心园”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后 , 超超发现自己能胜任的工作越来越多 , 人生的路原来还很宽 , 她觉得“也许我可以尝试重新回归职场呢” 。 今年7月 , 超超成为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导医 , 每天在医院大堂接待和服务来看病的患者和家属 , 这也让她逐步建立起与人交流的自信心 。 后来当“治愈咖啡”开始招募咖啡师时 , 她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
“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开始 , 只要规律地吃药 , 可以逐渐断药、痊愈、胜任一些普通人的工作 。 ”超超的主治医生、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防治科科长陈优说 , “但很多病人由于长期脱离社会 , 出院后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衰退 , 有的患者因长期患病和药物副作用 , 动作会变得迟缓 , 与人交流存在障碍 , 这往往对他们今后就业造成很大困扰 。 ”
长久以来 , 人们对精神障碍患者到底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心有疑虑 。 这也是陈优的一块心病 。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 在我国 , 平均每1000人里面有7人患有精神疾病 。 杨浦区的130多万人口中 , 目前在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登记的患者有6000多人 , 这个数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而在这个群体中 , 能康复并走向社会的人不在少数 。
“精神疾病患者通过治疗恢复 , 达到稳定期后 , 可以进入大部分行业从事工作 。 我的患者中有老师、金融分析师、建筑师、厨师……各行各业都有 。 但他们需要一个窗口 , 去打破社会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 展示精神疾病患者的独立就业能力 , 从而为他们建立起融入社会的自信心 。 ”小小的咖啡馆 , 就是这样一个窗口 。
走出去或许能迎来阳光
“请问您要什么咖啡?”“中热美 , 谢谢!”“好的 , 一杯中热美 。 ”超超娴熟地在收银台上下单 , 并把品名报给身后的沐枝 。 男孩接单后 , 在咖啡机前忙活起来 。 萃取 , 拉花 , 每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
咖啡馆涉及从调制咖啡到收银、结算等不同工种 , 如今3名志愿者都已经轮流做过 。 而在一个月前 , 他们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学起的 。 “培训初期 , 学员们也遭遇过一些困难 。 ”陈一郡回忆说 , 他们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集中注意力 。
咖啡馆的上班时间从7时30分到15时 , 除去午休时间 , 每天工作6小时 。 这对普通人来说并不算长 , 但对他们来说 , 需要克服因药物引起的一些副作用 , 比如每到下午会感到疲倦 , 容易打瞌睡 。 “我现在每天都会早睡早起 , 按时服药 , 生活更规律 , 才能保证工作时有好的精神状态 。 ”超超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