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狗仔|他们是马季的弟子,一起说相声整整60年,姜昆赵炎刘伟都来庆贺( 七 )


李增瑞:对 。 其实《夜行记》并不是侯宝林先生的创作 , 那是郎德沣先生写的 。 但《牵牛记》是王长友王先生和陈涌泉陈先生他们两个写出来的 。
问: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谁出新谁守旧 。
李增瑞:不能 , 它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 。
“师徒之间应该是朋友”
问:说到北京曲艺团的相声前辈 , 他们中有一些人是早年茶馆小剧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 而近十几年来全国各地的相声小剧场兴起 , 有发展 , 也有困境 , 有些小剧场的经营非常艰难 。 您怎么看现在相声小剧场的发展?

历史的反复 。 解放以前相声演员都是零散艺人 , 解放之后国家把艺人组织起来组成团体 , 给予扶持 , 培养人才 , 提供剧场 , 提供演出 , 为人民服务 。 在当时党的文艺方针需要得到贯彻 , 就需要有这样的团体存在 。 而改革开放直到今天 , 文化走向市场 , 这才又有了小剧场相声 , 其实相声小剧场就是过去的茶馆 。 目前有的小剧场经营不好 , 主要原因就是演员实力不足 。 相声演员现在的门槛很低 , 有些人没受过专业训练 , 凑几个人就开一个园子 , 这种做法本身就不是在做事业 , 是在玩儿 。 有玩儿好了的 , 但大部分都不太理想 。
问:还是要看演员有没有真本事 。
李增瑞:要看演员的实力 , 经营不好还是因为演员实力不够 。
问:说到小剧场 , 您的爱徒董建春和李丁 , 他们俩就长期在小剧场表演 , 在剧场里有铁粉 , 还登上过央视春晚 , 在青年相声演员中也算佼佼者 。 他们拜您为师是怎样的缘份?
李增瑞:我是通过一档节目《家有明星》认识他们俩 , 后来应宁介绍他们拜了我 , 拜师仪式很简单 。
问:您看过他们的现场表演 。
李增瑞:对 , 我看过之后觉得他们两个都是好苗子 。 他们两个从小就喜欢相声 , 在学校就说相声 , 有一定的基础 , 但是基本功还有一定的缺陷 。 他们俩拜我之后 , 我也没有过多去干预他们的节目 。 我的观点是孩子要走自己的路 , 我所能把握的就是有些地方不能过分 , 要有一个尺度 。
问:不能太闹腾是吗?
李增瑞:对 。 不过我看他们后来有所收敛 。 我现在感觉师徒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朋友 。 我的徒弟都没有摆知磕头 , 每人我给他们写了个字 , 就是缘分的“缘” , 小字是“师徒有情缘 , 缘乃天赐 , 份在人为” 。 我们能成为师徒是由于相声的一种情怀 , 这种缘分能持续多久 , 就看师徒之间如何作为 。 朋友的关系是平等的 , 师徒之间则是一个仰视 , 一个俯视 , 而我们需要平视 。 对他们我很少呵斥 , 我觉得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 他们不是十几岁的孩子都已经二三十岁了 , 已经形成自己的一些习惯 , 对于相声他们并不生疏 。 他们有自己的作品 , 艺术上有自己的特点 , 所以不能过多干预 。
问:对于他们两个的表演方式 , 您有什么看法吗?我看他们两个主要的包袱儿都出在捧哏 , 也就是李丁这边 。
李增瑞:有些作品我看他们两个人都挺能折腾 。
鬼才狗仔|他们是马季的弟子,一起说相声整整60年,姜昆赵炎刘伟都来庆贺
本文插图

14日董建春、李丁演出中 。 作者拍摄
问:不过不管是看现场还是听录音 , 能感觉出来现场观众还是认同他们这种风格的 。
李增瑞:认 。
问:现在的年轻人欢迎这种风格 。
李增瑞:我跟李丁提过 。 他现在也很困惑 , 他问 , 将来我怎么走?我说你要争取做到一个节目一个样子 。
问:就像您和谦祥老师当年那样 。
李增瑞:我说你要争取做到这样 。 处理方法应该有变化 , 不能什么段子都用你这样的一个模子去套 , 一定要有所突破 。 他们现在有所收敛 。
问:我看他们有意识地在将一些传统相声或者之前那些旧作品进行创新 , 比如前天晚上我还听到他们说《咱爸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