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11.11下单金额累计2715亿的背后

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23:59 , 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715亿元 。 作为后疫情时代迎来的首场年终大促 , 数字的背后更为人所关注: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 , 中国消费市场和消费者的发展趋势 。
京东11.11下单金额累计2715亿的背后
文章图片
信赖消费、服务消费、下沉市场、全渠道融合、C2M模式和开放供应链等路径描绘出了一个更高质量、更具潜力的市场 , 一群更理性、更追求体验的消费者 。
从关注性价比到更注重品质生活
这个11.11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从关注性价比 , 转变为更注重品质生活 。 消费者购物时“最在意的因素”已经由性价比变成了商品品质与平台(商家)的可靠性 , 尤其在3C、美妆等领域 。 《艾瑞11.11消费洞察报告》中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形象感知数据显示 , 京东更值得信赖 。
【京东11.11下单金额累计2715亿的背后】今年11.11 , 京东PLUS会员成交额同比增长71% , 生活特权领取量同比增长103% , 为PLUS会员共节省超过160亿元 。
随着“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航 , 站在全面小康起点上 , 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要求更高 。
如京东超市抓住11.11的优惠时机吃些“好的”成为不少用户的选择 , 波士顿龙虾成交额同比增长107% , 3天就卖了15000只 , 淡干海参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 , 澳洲和牛雪花牛排成交额同比增长9倍 。 高端有机奶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39倍 , 进口高端方便面同比增长10倍 , 中高端白酒同比增长7倍 。
智能技术的普及让消费者从家用电器到居家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转变 。 智能家居产品中 , 人脸识别智能门锁同比增长230% , 智能浴室镜成交额同比增长7倍 , 能改善打鼾的智能床成交额同比增长180% 。 小件产品中 , 智能手表成交额同比增长115%、AI智能音箱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高清智能家用投影仪销量同比增长163% 。
享受生活 , 消费者需要无所不能的高质量服务
生活怎样才能更美好?京东11.11给出的答案是:无所不能的高质量服务……从买房到装修 , 从买车到保养 , 从买药到寻医问诊……这个11.11 , 用户“更愿意为平台的服务买单” , 电商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 , 京东的增值服务居国内所有电商之首 。
截至目前 , 好房京选已在多个城市开设800+家门店 , 京东汽车已在全国29个省份布局超1000家京车会门店 , 从线上看房看车到线下保养 , 京东生活服务赢得了消费者信赖 。
在全民健康意识大幅提升的当下 , 京东已成为全国消费者线上寻医求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 京东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订单量同比增长6倍 , HPV疫苗和流感疫苗订单量均增长32倍 , 进口保健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70%……在京东平台上购买优质的医疗健康商品和服务 , 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习惯 。
11.11期间 , 京东居家“省心装“打标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 大件产品送装最快2天完成 , 厨房翻新、卫生间翻新、墙面刷新、瓷砖美缝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6倍 , 超强服务获用户频点赞 。 此外京东居家和百安居联合发起的“7天爆改卫生间”计划 , 一经发布便引发网友热议 , 爆改卫生间相关词搜索指数同比增长300% 。
打造标杆 , 反向定制爆品转换速率提升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近日发文指出 , 大型电商通过C2M(反向定制)模式 , 打造“智能制造平台” , 反哺实业 , 实现促创新、降成本、补短板 。
依托于强大数据基础和挖掘能力 , 京东打造的C2M反向定制能力正在掀起一场覆盖全产业链环节的新“智”造革命 。
在京东上 , 今年以C2M命名的商品单品破亿的就达50余款;11.11期间高端游戏电脑销量同比增长120% , 其中超六成销量来自C2M产品;作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家电精品 , C2M反向定制的京品家电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倍;具有母婴独立存储空间的海尔星蕴冰箱成交额破亿 , 科沃斯激光导航扫地机器人成为品类头部产品 。 当酷爱个性化的年轻一代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 个性化产品普及速度越来越快 , 奥利奥定制商品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20倍 。 京东秒杀定制福临门6.18L花生油11.11期间成交额环比京东618增长19倍 。
京东C2M模式通过对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双重赋能 , 而且效率不断提升 , 覆盖面不断扩大 。 据京东数据 , 2020年以来整体C2M商品(自有品牌)的销量同比增长达654% , 新品到爆品转换加快 , 成为国内制造业的标杆之一 。
这个11.11 , 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更加理性 , 更加关注消费体验的消费者 , 一个持续走向高质量成长的市场 。 京东依托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基础设施 , 为消费者提供不断升级的超级体验 , 不辜负每一份热爱 , 赢得更多信赖 。
南京晨报/爱南京采访人员杨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