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弹园村|《欢迎来到弹园村》:心灵的归宿在哪里?|书评

《欢迎来到弹园村》 , 可这弹园村在哪里呢?它是约翰·契弗为小说虚构的一个郊区小镇 , 距离纽约市1-2个小时的火车车程 , 就像北京的燕郊 , 上海的奉贤 , 或者广州的番禺 。 每个工作日早上 , 通勤者穿着笔挺的工装 , 彼此点头致意登上火车 。 晚上 , 他们再坐火车回到弹园村的家中 。 他们的房前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绿草地 , 屋后是清澈湛蓝的游泳池 。 周末 , 他们组织或参加聚会 , 到教堂礼拜 , 这就是19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典型的天堂般的生活 。 他们的生活真的像天堂一样吗?读完作者冷漠疏离的文字叙述 , 你会感觉浑身发冷 , 因为它的背后是无尽的颓废悲凉和压抑变态 。 在这里 , 死亡是一件可以随时发生的事情 。

欢迎来到弹园村|《欢迎来到弹园村》:心灵的归宿在哪里?|书评
本文图片
约翰·契弗(John Cheever , 1912.5.27-1982.6.18) , 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昆西 , 以描写中上层阶级的郊外生活为人所知 。 长篇小说处女作《沃普萧纪事》摘得195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获得1979年普利策小说奖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 , 第一个平装版再度获得198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
撰文丨王敬慧

欢迎来到弹园村|《欢迎来到弹园村》:心灵的归宿在哪里?|书评
本文图片
《欢迎来到弹园村》
作者:(美)约翰·契弗
译者:方柏林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0年10月
1
小说中的名与实
一位男子 , 前一刻还在粉刷自家的厨房 , 后一刻 , 拿着枪走到花园里 , 说了句“我受不了了”就开枪自杀;站台上 , 一位拿着报纸等车的常客眨眼间就卷入呼啸而来的列车 , 最后只剩下一只皮鞋 , 那天他不用坐火车的 , 因为他早已经失业;还有一个变态杀手 , 口口声声要“唤醒世人” ,把一个和他无冤无仇的少年打晕 , 要烧死在教堂的神坛之前 。
这样看来 , 这个“弹园(Bullet Park)”的“弹”还真是杀人的子弹;市中心的“粉山(Powder Hill)”充满了随时会爆炸的炸药粉末;这里的房地产经纪人叫哈扎德(Hazard 危险重重) , 因为他推销的房子里 , 危机四伏 。
小说中 , 契弗对名字谐音的隐喻性使用最妙之处是两位主人公的名字:哈默(Hammer锤子)和内尔斯(Nailles,与nails钉子谐音) 。 契诃夫有一个理论:如果你看到小说里写着 , 墙上挂着一把枪 , 那么这本小说的某处肯定会写到有人拿着这把枪开火了 。 同理 , 在《欢迎来到弹园村》里 , 哈默是一定要砸向内尔斯的 。 所以小说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内尔斯;第二部分介绍哈默 , 第三部分 , 让两人对峙 , 看锤子怎样砸向钉子 。
2
努力为人父、人夫、人子的内尔斯
通过第一部分碎片般的事件描述 , 读者可以大概了解了内尔斯的情况:他是化学专业出身 , 在纽约一家漱口水公司担任部门主管;妻子很漂亮 , 但似乎有外遇;母亲住在老人院中 , 老年痴呆 。 对他而言 , 生活是富裕的 , 电视、酒精和安定剂非常“便利” , 可以随时减缓他的困惑 。
他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和好儿子 。 书中三个例子令人难忘:内尔斯曾回忆儿子托尼10岁左右发生的一件事情 。 当时托尼沉迷于电视 , 他多次规劝无果后 , 就直接把昂贵的电视机砸在车道上 。 看着孩子哭 , 妻子怨 , 他接着喝了第5杯酒;托尼上了高中 , 被他发现与一位战后寡妇发生性关系 , 还要把这位女士邀请到家中吃饭 。 内尔斯无比愤怒 , 但是还是和儿子商量这样做可以 , 但是不要让他母亲知道实情 , 因为她知道后会受不了;还有他去敬老院看望没有任何反应像植物人一样的母亲 , 他想起莎剧中关于垂柳的死亡悲歌:“可怜的人 , 坐在桑树下叹息 , 歌唱绿色的垂柳 , 她双手捧于胸前 , 头埋于膝上 , 歌唱着垂柳、垂柳、垂柳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