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良浩|【追梦火焰蓝】丁良浩:“面对火海,第一次想到要不要给家里发条短信”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在体感温度日均30度左右的酷暑中 , "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于2013年承办了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 , 赛场上运动员们的拼搏与城市的热浪交相呼应 。 而在开闭幕式舞台背后的道具操控间内 , 完全封闭的环境、60多度的室温、30公斤重的细水雾灭火器以及每日连续6个小时的坚守是丁良浩对于这场盛会的"独家记忆" 。 在这样的屋子里 , 丁良浩与战友们一守就是一个月 。
丁良浩是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方家营消防救援站的一名消防指战员 。 这个生长于苏南农村的小伙子 , 父母一辈子和庄稼农田打交道 , 于他而言 , "成为消防员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机会" 。
丁良浩参加训练
新兵连训练结束后不久 , 南京消防支队有意组建高空业务集训队 。 凭借出色的体能 , 丁良浩入选其中 。 然而 , 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高空任务让天生恐高的他犯了难 。 "要是放在以前 , 我第一反应肯定是放弃了 。 但是到这一步如果因为恐高被退回 , 我不甘心 。 "
于是 , 丁良浩将目光对准攀登墙角等高难度项目以增加训练量 。 同时 , 先天的恐高反应让他不得不从低楼层开始适应 , "每天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 一层一层往上加 , 直到我能一口气攀登墙角到十楼 。 "丁良浩回忆说 , 那段时间里 , 自己的手指和脚趾没有一天是好的 , 迷彩鞋三天磨破一双 。 最后 , 凭着这股韧劲 , "恐高新兵"硬是练成了别人眼中的"高空飞人" , 他还因此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枚军功章 。
自2000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以来 , 丁良浩参加了4000余次的灭火救援任务 。 "火场上的多了慢慢也不会害怕了 , 但有那么一场火灾在扑救之前心里真的没底 。 "丁良浩说 , "我第一次想到要不要提前给家里发条短信 , 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安全回来 。 "
4.22泰州靖江德桥爆炸事故扑救
这场让丁良浩没底的火灾发生在2016年4月22日 。 上午9时40分许 , 江苏省靖江市丹华村德桥化工物流仓储一交换泵房发生火灾 。 起火部位为一处管道 , 5000立方米的汽油罐被引燃 。 后经摸查 , 燃品是甲醇、混合芳烃等化工品 。 "距离现场三公里外 , 就已经看到了冲天的火光和浓烟 。 到达现场时 , 燃料还在不断泄露 , 眼前一片火海 。 "丁良浩回忆说 。
【丁良浩|【追梦火焰蓝】丁良浩:“面对火海,第一次想到要不要给家里发条短信”】当日 , 丁良浩跟随第二批增援队伍紧急驰援 。 指挥部经过火情勘察后 , 发现扑灭大火的唯一办法就是安排"攻坚组"深入内部关闭油罐阀门 。 丁良浩与另外三名队员组成小组接下了这个任务 。
由于现场火势滔天 , 工厂的工作人员不敢陪他们进入火场 , 丁良浩和队员们只能根据工作人员手指的大致方向摸索阀门的位置 。 油罐阀门靠近中心着火点 , 周围是齐腰深的积水 , 到处都是流淌火(一种可燃液体在地面无阻碍流动扩散 , 并且着火的火灾类型) 。 最终 , "攻坚组"两次深入火海 , 顶着高温热辐射、冒着被流淌火包围的危险 , 在齐腰深的沸水和泡沫液下摸索到距离着火罐仅有5米的阀门成功关闭燃料泄露阀门 。
参加消防工作以来 , 丁良浩先后参加了2007金桥市场特大火灾扑救、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16年4.22泰州靖江德桥爆炸事故扑救 , 2019年321盐城响水爆炸事故救援等工作 。 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 , 二等功一次 , 三等功八次 。 2018年 , 他被消防救援局评为"十大杰出消防卫士" 。 "总队、支队领导专程到我家里送喜报 。 那天村里敲锣打鼓 , 像过节一样热闹 。 我的爸妈接过大红的喜报 , 高兴地合不拢嘴 。 "丁良浩的儿子和女儿摸着他身上的军功章说:"爸爸 , 长大以后我也要当消防员 。 "
丁良浩登上"众志成城"方阵的彩车
2019年10月1日 , 丁良浩作为应急管理系统英模和全国17万消防救援指战员唯一代表 ,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中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的彩车 。 "消防员的工作不仅是紧张刺激或者惊心动魄 , 更多的是平凡的坚守和默默的付出 , 得沉得住气、静得下心 。 "丁良浩对采访人员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