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贝|义乌文具店老板的第一个双十一

柯贝|义乌文具店老板的第一个双十一
图片

经济观察报 采访人员 郑淯心 “今年是我第一个双十一 , 我真正意义上踏入了电商行业” , 11月12日 , 双十一大幕刚拉下帷幕 , 义乌商品城不少商家还忙着打包发货 , 赛邦文化生活馆的合伙人柯贝就是其一 , 他的兴奋从电话那头传来 , “以后我可以和别人说 , 我店里有个单品曾经做过双十一销量榜的前三 , 店铺也到过行业的前十名!”
柯贝是义乌这座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的一位企业主 , 他经营着三家线下实体店 。 每到双十一 , 柯贝也会被笼罩在电商狂欢日的浓烈氛围中 , 不断刷新的成交数据被动的在他眼前闪过 。 柯贝只是看着热闹 , 直到今年以前 ,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双十一有关 。
柯贝步入双十一大军有一定的偶然性 ,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 , 线下门店关闭 , 使他不得不重拾电商 , 虽然四年前他的网店已经上线 , 但是四年来线上营收仅占他总营收的不到10% 。
然而从电商平台的角度而言 , 柯贝这样的线下实体零售店线上转移又是必然趋势:电商增速放缓 , 各大平台对新用户渴望至极 。 增量从哪里来?巨头们把眼光放在了下沉市场 , 把那些小商户们搬上网 , 以此吸引更多下沉市场的新用户 。 阿里、京东、拼多多的产业带就是这样的产物 。
今年双十一 , 天猫双十一总交易额达4982亿元 , 京东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715亿元 , 苏宁在这个时间段内的线上订单量也出现了75%的增长 , 均在刷新着新高 。 京东方面给到的数据是 , 今年下沉市场新用户保持了高速增长 , 双十一期间60%以上的新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 。
放到全平台 , 柯贝的首个双十一战果微不足道 , 然而和他自己相比 , 今年双十一的销售额比去年双十一的销量翻了近七倍 , 单日成交金额首次突破12万 , 这是柯贝小小文具店的关键一步 。
电商曲折路
柯贝在义乌当地开了三家文具店 , 两个街边店一个商场店 , 有20多名员工 , 这些员工中有6对是“夫妻工” , 用他的话说“这样更稳定 , 更能留住人” 。
柯贝的线下店从2014年就开始经营 , 他人脉广、服务好、几年下来 , 外贸、学校、机关单位的采购成为赛邦营收的三大来源 。 兢兢业业和义乌人特有的经商头脑让这个小本买卖经营的有声有色 , 2019年赛邦销售额超过1200万 。
柯贝的线下生意一直顺遂 , 直到遇到今年疫情 , 三月 , 他的店铺全部关闭 , 以前络绎不绝的清远商贸城人流少了不少 , 学校开学遥遥无期、外贸市场的销售收入贡献从30%直接降到不足3% 。 不得已 , 公司几个合伙人开会商讨出路:要不一边在线下投标寻找政府企业大客户 , 一边去电商平台找找出路?
柯贝对电商了解不多 , 尽管他曾经去上过总裁班 , 花几万块钱了解过电商的运营 , 店铺在京东上也开了店 , 但一直不温不火 , 接到订单就打包出货 , 没有专职的人来运营网店 。
打开电商销路 , 柯贝不是没想过 , 他也曾经做过几次尝试 , 也想过去淘宝拼多多开店 , 但始终觉得店铺的消费群体和这两个平台不太符合 , 柯贝称“产品品质很好也导致成本在一定水平 , 如果只拼低价拼不过别人 , 虽然只有三个线下店 , 但还是希望网店能和线下店的口碑一样好” 。
最终他只在消费群相似的京东上开店 , 并且想过好好运营 , 比如说把产品放入京东仓 , 入仓的好处是京东会给资源位推广产品 , 发货也由京东来负责更有保障 。 但是 , 入过几个地方仓后 , 他发现难以支撑 , 自己发货的成本是三块五到四块 , 入仓后一件包裹的发货成本是自己的两倍 , 文具商品消费者的粘性不强 , 而且利润非常低 , 物流成本上升后无法回本 。
“没想到双十一这么好”
今年柯贝的电商路依然曲折 , 三月份赛邦文化馆在网上销售了十六万 , 但四五六月份疫情好转后 , 网店的销售反而又下滑了 。 柯贝想过原因 , 三月份不是所有的电商都恢复发货 , 自己销量上涨有运气和勤奋的成分 , 四月份大家都恢复正常 , 市场竞争激烈 , 而自己的电商经验就显得捉襟见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