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北京朝阳这块冰场是他们的“梦想之地”,疫情期间受到政府力挺

上午9点刚过,“梦想之地”醒来了。。北京晚报|北京朝阳这块冰场是他们的“梦想之地”,疫情期间受到政府力挺
这座位于朝阳区辛店路南侧的大型气膜冰场,在工作日的这个时间通常还没有打开内部照明。场馆入口西侧的花样滑冰场静悄悄的,还在昏暗当中沉睡着。“啪”的一声脆响,突然自东侧的冰球场上传来,打破了整个场馆的宁静。原来是一名冰球少年在挥杆射门,球杆撞击冰球发出清脆的“啪”声。除了那名射手,还有两名少年正推着一个球门滑向冰面的远端……
北京晚报|北京朝阳这块冰场是他们的“梦想之地”,疫情期间受到政府力挺
文章图片

这块冰场就是梦想
这些冰球少年是北京体育大学冰球学院的学生,他们在周一至周六的上午会到“梦想之地”进行训练。作为亚运村地区和望京地区唯一的专业冰场,“梦想之地”拥有两片严格按照奥运标准打造的冰面,一块用作花样滑冰训练和表演,另一块作为冰球场,除了提供给北体大冰球学院使用外,北京梦想捍卫者俱乐部的培训和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也在这里开展,甚至在首钢冰球馆正式投入使用前的一段日子里,中国国家冰球队也将这里作为训练馆。
9点17分,冰球场上的照明全部打开,冰球场一下子亮了起来。随后,训练也正式展开。王达、徐放和刘延慧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玻璃窗前静静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在这三个“80后”看来,这里已经有了梦想的样子,但还远不是全部。
梦想源自闲聊
王达与徐放是中学时代的同窗,都喜爱和关注体育。1997年国足兵败大连金州,冲击法国世界杯失利,俩人曾一起抱头痛哭。2015年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已经成家立业并为人父母的两人,又将各自的孩子送到了同一家冰上培训机构。王达的儿子练习冰球,徐放的闺女学习花样滑冰。创办“梦想之地”的念头,就是两人在等待孩子训练的闲暇时聊出来的。
“那时候没见过专业冰场,就是感到了商业冰场的局限性。”徐放说,练花样滑冰的孩子和练习冰球的孩子都在一块冰面上,练冰球的孩子需要射门,可练花样滑冰的孩子又没有护具,两拨孩子间存在“抢冰时”的问题,这种训练条件下,孩子根本没法奔着专业方向去发展。“另外,对教练的训练方法也有各种的看不惯,就不细说了。”他说,“作为家长,我们觉得付出了时间,也付出了陪伴,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又得到了什么?”
王达也是这么想的。他说:“那时候是2017年。一个是有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的契机,另一个是考虑到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们将来走上社会不可能单打独斗,总要学会团队配合,所以就想着从冬季运动中找一个团队项目,有观赏力的。想试试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在孩子们放学后,有一个地方可以待,还可以锻炼身体,结交朋友。”所以当聊到“做属于自己的冰场”,并且“一定要同时具备满足花样滑冰和冰球单独训练的双冰面”时,两人一拍即合。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建专业冰场,出钱、出力之外,还少不了真正的专业人士参与助力。当时在那家商业培训机构教王达儿子练习冰球的刘延慧进入了两人的视线。
刘延慧曾是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的一名前锋,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她与队友一起拿下了第六名。退役后,她没有选择包分配的那份工作,而是来到北京一家冰上培训机构当了教练。“一位家长推荐王达的儿子来训练,说打得特别好,我想那就来试试吧。”以刘延慧的专业眼光来看,当时王达的儿子基本功还不扎实,但训练热情很高,也能吃苦,家长也十分配合,于是这个徒弟就收下了。那时候她觉得王达和其他家长并没有什么不同,直到有一天王达来和她聊梦想,希望请她过来管理教练团队、主抓训练。“我对做一块专业冰场的想法是非常赞同的。”刘延慧说,“那时候,北京的专业冰场太少了,个人做两片1800平方米的奥运标准冰场,在圈里也算头一例了,我当然愿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