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上市|蚂蚁的出路与监管的边界:蚂蚁为什么要拆?是不是必须增资?( 六 )


蚂蚁上市|蚂蚁的出路与监管的边界:蚂蚁为什么要拆?是不是必须增资?
本文插图

舆论的焦点与中国小微金融的困境
蚂蚁事件引发的舆论远远超出了金融与监管的范畴 , 由此延伸出来的是对其商业垄断的质疑、攫取高息的道德审判和社会公众对中国普惠金融体系、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不满 , 而更深层次的思考还触及民众对国有银行、民营金融在金融资源配置、监管待遇上的不公平地位和民营企业市场地位的担忧 。
蚂蚁事件彰显了太多的矛盾--中国银行业在小微信贷方面的产品结构、覆盖面与民众期待的矛盾;金融扶持实业还是鼓励消费加杠杆的矛盾;金融科技公司与体制内银行争夺金融资源的矛盾;民营金融资本在拥有场景与客户流量后拿不到牌照、进不了市场的焦虑;金融监管的制度缺陷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产生的困惑;林林总总都在这次蚂蚁上市的聚光灯下暴露在公众的面前 。
数字科技在商业产业生态上加持创造的价值过程 , 一般是不受监管约束的 , 也是政府鼓励的;而基于金融等国家重点资源类行业的加持 , 必将会受到中国二元制经济体系的困扰与公权力的约束 , 这是银行业应该严格接受审慎金融监管这一全球通则外的中国特色 。 国有体制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业 , 优先服务于政府、国企、央企 , 这是中国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在金融上的天然延伸 , 也是过去数年中国政府集中资源办大事的重要保障 , 但与之俱来的便是在服务民营、小微企业上的失能 , 这一点不是简单批评银行的当铺思想就能解决的 。
最懂民营、小微企业的民营银行占比太低 , 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体制内同业的歧视和比国有银行更严格地监管限制;类银行信贷机构如持牌小额贷款公司等 , 体量极小 , 两者都极度缺乏低成本资金来源 。 所有的低成本存款资金绝大多数被银行拥有 , 民营金融、类金融机构 , 很难获得低成本资金以支持其有规模的、低息且相对安全的信贷投放 , 往往被迫在次级贷、高风险的市场徘徊 。 来自社会公众的最优低成本资金 , 必须经过融资担保、履约保险、高比例劣后保证金的加持 , 才能进入体制外的小微信贷市场 , 其难度之大、成本之高就成为必然 。 很某种程度上讲 , 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不是天然喜欢放高利贷 , 实在是因为无好米可下锅 , 只能错位经营 , 投向次级贷市场 。
这也是蚂蚁们无奈选择次级消费贷与小微企业贷的原因之一 。 15%的平均利率水平 , 2万亿元的贷款余额最终只获得1%都不到的净利润 , 如果网商银行能像工行一样持续获得年息2%左右的存款 , 何必再用小贷去杠杆其他银行的资金?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实际上只实现了贷款利率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化 。 严格限制利率上限的存款管控制度 , 保证了体制内银行长期、低成本地拥有社会公众存款;体制内的信贷需求又由于政府信用的背书得到了优惠利率的保障 , 而体制外信贷机构与民营企业分享不到其中的政策红利 。
失衡的金融资源配置 , 是当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 体制内银行拥有大量的低成本资金 , 但不愿或无能力向体制外投放;体制外银行及持牌小额贷款公司有向小微企业投放的动力与理解力 , 但缺乏有规模的、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 加上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 , 高昂的监管成本 , 让体制外银行与类银行信贷机构在市场中难以生存 , 更谈不上发展 。 而阿里种种绕监管的杠杆率 , 这么看是不是也有一些情有可原的成分?
我们应该充分理解 , 体制内外的信贷规则、管理者心态、风控文化是存在巨大差异的 , 很难要求国有银行管理者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尽职免职制度不清晰的情况下承担职业风险 , 去做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产品创新 。 我们必须承认体制鸿沟的客观存在 , 习惯于站在另一方的立场去看待对方的不足 , 我们更要迫切地认识到我们的监管制度、银行体制必须进行系统性的革新才能完成党与政府交给我们扶持实业、扶持小微的重任 。 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 , 控制风险与支持创新的平衡一定是需要共同的耐心 , 一定是需要坦诚的对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