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上市|蚂蚁的出路与监管的边界:蚂蚁为什么要拆?是不是必须增资?( 二 )


因此 , 蚂蚁明智地选择也应该是把数据、科技服务单独拆分 , 最大限度地脱离监管的视野 ,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更大的灵活性与创新空间 。 网商银行、消费金融、小贷业务等金融业务 , 由于严监管失去了套利的空间 , 独立出去是明智的 , 蚂蚁科技与蚂蚁金融之间事实上也可以通过商务合作的关系 , 实现将大部分利息收入输送给科技、助贷服务的蚂蚁科技版块 , 从而支撑利润增长与高估值 。
事实上 , 2019的蚂蚁金服就计划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 , 以此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 。 蚂蚁金服将由此被一分为二 , 分别设置在两个公司之下 。 第一个公司:持有小贷、银行、保险等金融牌照的相关业务 , 划入新成立的“金融控股”旗下 。 第二个公司:金融云、风险管理等科技业务将保留在蚂蚁金服体内 , 如今蚂蚁金服变身蚂蚁集团 , 以统一的科技身份实施了整体上市的策略 , 并连续两年迅速放大信贷规模 , 希望通过金融的利润来美化蚂蚁集团的报表 , 进而实现超预期科技公司估值的目标 , 如今监管提前来临 , 相信这种拆分又将重新回到计划之内 。
3、从监管角度看 , 推动或接受蚂蚁拆分也符合监管与反垄断的政策诉求与社会诉求 。
蚂蚁集团拥有银行、支付、小额贷款、基金、基金销售、期货、保险代理等多个金融领域的牌照 , 并且正在组建消费金融公司 。 蚂蚁集团在金融行业的影响力已然是一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 更重要的是 , 蚂蚁集团依托阿里生态 , 以支付宝巨型流量入口 , 将支付场景拓展至人们衣食住行等线上线下的全面生活场景 , 其客户群体包含个人、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等 , 蚂蚁的很多科技触角已渗透到各级政府管理与社会的多个角落 , 连同阿里一起俨然已成为一个极度中心化、自成体系的社会生态体系 。 在金融方面 , 除了没有国有体制银行的庞大资金来源外 , 与100多家银行的合作已极为强势 , 2万亿元的信贷规模让监管部门震惊不以 , 已然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 。
另一方面 , 社会各界对阿里、蚂蚁的垄断地位也频频质疑 。
大型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优势掌握大量数据 , 辅以互联网技术的外部性特征 , 容易形成市场主导地位从而产生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 蚂蚁利用阿里及支付宝的商业生态获得的数据、信息和客户资源 , 自然可以迅速获得金融方面的竞争优势 , 但是 , 在利用个人消费者的大数据进行信用评估时 , 很多数据会涉及个人隐私 , 如支付、消费和电商交易的数据 , 阿里、芝麻评分、蚂蚁并不能够清晰地明确各自的边界与数据应用范围 。 国内关于个人隐私方面的保护目前虽然有了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制 , 但实施细则与执行力目前仍严重缺乏 , 多数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进行信用评估与风险定价 , 有很大的动机无视个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隐私保护 , 甚至可能使用芝麻信用、支付宝等一系列工具的商业影响力形成金融压迫 。
大型互联网企业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往往会给监管部门在风险识别、业务监管与风险处置方面带来很大困难 。 一方面监管部门的财务预算难以满足充分监管这些企业所必需的技术投入需要 , 在技术力量上更是远远落后;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平台与数据分布极为广泛 , 数据采集难、追踪难、控制难 , 即使隐私保护、数据监管等法律法规得以完善 , 这类活动依然难以被监管机构有效监督 。 大型互联网企业交易与数据的结构交叉 , 金控集团多元化的牌照又与实业交织一起 , 使监管难度急剧增大 , 因此 , 从监管角度考虑 , 切割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 , 针对性对更纯粹的金融业务本身及对应的金融行为进行分类管理 , 也是符合监管心态的 。
蚂蚁集团个人用户超10亿 , 机构用户超8000万家 , 数字支付交易规模100多万亿 , 一旦出现风险暴露 , 将引发严重的风险传染 。 由于其服务对象常常是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长尾人群 , 这类客户多数因缺乏金融专业能力而容易形成从众心理 , 当市场出现较大变动后 , 容易发生群体性非理性行为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 导致金融风险与社会风险的迅速扩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