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跑”到领跑,滴滴旗下橙心成社区团购最“优选”

从“抢跑”到领跑,滴滴旗下橙心成社区团购最“优选”
文章图片
文/陈小江
来源/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
任正非说 , 颠覆往往都是“外行人”干的 。
当年方便面曾连续18年销量保持增长 , 如今销量直线下降 。 但打败曾经一统方便面江湖的康师傅 , 不是统一、白象、今麦郎等同行 , 而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 。 同样 , 出租车行业的颠覆者也非出租车业内公司 , 而是滴滴 。
如今在日益升温的社区团购赛道 , 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或将重新上演 。
11月10日 , 上线不过5个月的社区电商平台橙心优选 , 宣布日订单突破700万单 , 成为行业第一 , 领跑社区电商 。 而据行业媒体披露 , 双11当天 , 滴滴为橙心优选添加了成都入口后 , 全国日单量更是突破1000万 。
有意思的是 , 橙心优选正是出行巨头滴滴旗下 。 一个打车的 , 突然跑去做社区电商 , 还在短短几个月成为行业领跑者 , 不免让人咂舌 。 当然 , 在社区团购这样的一个新赛道 , 也许谈不上橙心优选颠覆了这个行业 , 不过 , 考虑到滴滴有颠覆过出租车行业的历史基因 , 还是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期待空间 。
跑步入场 , 巨头混战
互联网公司是没有边界的 , 万亿级市场且尚未有全国性优势企业出现 , 社区团购自然是互联网巨擘争相入局的下个战场 , 选择此时下场也好理解 。
一方面疫情隔离经济催化 , 社区团购诞生了很多新消费场景 。 像原来习惯逛农贸市场的老年人和点外卖的年轻人 , 纷纷开始通过社区团购买菜 , 用户教育快速完成 。
另一方面 , 零售行业有个潜规则 , 若一个新商业模式能达到100亿 , 那么证明这个模式可以规模化 。 如今社区团购有几家企业做到百亿规模 , 自然也就触发巨头入局开关 。
此外 , 在社区团购模式被验证前 , 做生鲜电商的难点是生鲜品类仓储、配送环节多 , 损耗非常大 。 而社区团购虽仍以生鲜品类为主 , 但其“预售+门店+自提”的模式 , 不但能“以销定采” , 解决高损耗问题 。 还能通过门店(团长)降低获客和服务链成本 , 通过自提解决配送难题 。
因此 , 社区团购是生鲜零售业态中最可能盈利的一种商业模式 。 据光大证券11月的研报测算 , 在某头部社区团购公司的UE模型(单位经济模型) , 单个用户的净利润率已经能做到2%~3% 。 尽管单个用户平均客单价不高 , 但社区团购的客单价是众多用户订单给到团长的总客单价 , 做到几百上千元不成为问题 , 这对平台来说 , 盈利空间就变得很大了 , 而平台订单量也变得很关键 。
最重要的是 , 以生鲜品类为主的社区团购背后 , 是一个超高频刚需的流量入口和用户人群 , 拿下这个流量入口 , 就能以高频带低频 , 延伸出大量业务场景 。
以滴滴为例 , 社区团购瞄准的二三四线城市用户人群中 , 有很多城市家庭主妇、中老年人以及下沉用户 , 与滴滴现有业务人群有一定差异性 。 因此通过橙心优选 , 既能在人群上拓展滴滴服务人群(如下沉用户) , 又能提供更加高频的服务场景 , 如支付场景、本地生活服务等等 , 这很有诱惑力 。
正是因为可规模化盈利 , 能带来高频刚需流量和用户 , 且尚未有全国性巨头诞生 , 模型尚未完全成熟 , 需要比拼企业发展和迭代速度 。 各大互联网巨头才纷纷加速跑步入场 。
今年4月份 , 橙心优选在在川渝之地试水社区团购 , 滴滴成为第一个入局的互联网巨头 。 随后 , 美团成立“美团优选” , 拼多多上线“多多买菜” , 阿里也在盒马、菜鸟、饿了么、零售通等上孵化社区团购项目 。 一时之间 , 社区团购几乎集齐了大半个互联网巨擘 , 一场混战就此开启 。
百米冲刺 , 谁先过线?
加速入局社区团购的互联网巨头们 , 都不愿意输在起点上 , 这无异于一场百米冲刺——谁率先跑通模式 , 形成可复制化的打法 , 或许就赢得了先机 。
第一个入局的是滴滴 。 程维称 , 当其他公司还在看的时候 , 橙心的团队事实上就已经在战了 。 在橙心优选对外上线前的4月份 , 橙心优选就在成都先行试水了 。
6月15日 , 橙心优选正式上线 , 当日订单破万 , 打响巨头进军社区团购的第一枪 。 并通过超低客单价、单个客户拆单、高频秒杀活动以及团长激励等 , 快速反超当地领头羊兴盛优选 。 到9月份 , 其日订单突破50万单 , 成为川渝第一 。
紧随滴滴其后的 , 是美团、拼多多和阿里 。 对巨头们来说 , 这都是一场必赢之战 。 滴滴CEO程维称:“滴滴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 , 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 。 ”而王兴则把美团优选作为头号创业项目 , 并发话“这场仗一定要打赢” 。
强者之争 , 在最初阶段考验得是谁更快和更坚决 。
与美团在小象生鲜和美团买菜先后试水之后 , 再进军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 , 兵分三路不同 。 滴滴显得更加坚决 , 除早于美团入局外 , 一开始就直奔社区团购 , 这也让其没有历史包袱和其它条条框框限制 , 显得更加灵活 , 由此赢得先发优势 , 暂时领跑其它巨头 。
数据显示 , 橙心优选自9月份开始全国扩张后 , 当下已进驻14个省市 , 且在9月底全国日订单突破280万 , 在双11当天更是创下日订单1000万的记录 。
除了订单量暴涨 , 率先跑通模式的橙心优选在城市开拓速度上也越来越快——10月29日 , 橙心优选同一天在江西南昌等四城市上线;11月6日 , 更是在江苏、广东、河北三个省市同天上线 。 可见 , 被《决策参考》一书评价“行动快、重战略、绝对执行力”的滴滴团队 , 确实名副其实 。
这场马拉松 , 都不愿输
社区团购之争终究是场马拉松 , 百米冲刺过后 , 最终还是拼巨头们打持久战的能力 。
首当其冲的便是烧钱大战 。 按照过往互联网大战惯例 , 这是成败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 如松鼠拼拼、呆萝卜、易果生鲜等都困于资金链问题 , 而“你我您”和“十荟团”战略合并也是为止损 。
互联网巨头都手握巨量现金流 , 并不缺钱 , 何况大家基本都是从补贴大战中杀出来的 , 节奏把控、团队执行上也各有千秋 。 不过 , 相比其它巨头来说 , 滴滴是竞争者中唯一未上市的企业 , 少了上市股东和股价的桎梏 , 反应和行动会相对更灵活 。 毕竟高手过招 , 细微之处见分晓 。
【从“抢跑”到领跑,滴滴旗下橙心成社区团购最“优选”】其次是考验团队的意志力 。 社区团购 , 需要去全国各地开疆扩土 , 一支意志力更强的地推团队很关键 。
当下入局巨头的地推能力早被证明 , 其中不乏佼佼者 。 以滴滴为例 , 带队橙心优选的是总经理陈汀 。 作为滴滴早期核心人物和地推强人 , 带过万人团队 , 亲历滴滴与快的、Uber的两场大战 , 橙心优选的地推能力肯定不差 。
美团的地推能力当然毋庸置疑 。 美团的考验是 , 战略上有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 毕竟与滴滴直奔社区团购不同 , 美团曾在生鲜电商上多次辗转 , 这才导致其晚于滴滴入局社区团购 。 且美团的耐心 , 会不会像当初做出行那样不稳 , 也有待考量 。
回到社区电商业务本身 。 前端团长、末端物流和中间供应链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三大关键因素 。
相比传统电商 , 社区电商当下仍以生鲜品类为主 , 普遍SKU较少 , 加之很多地方能背靠超级生鲜批发市场 , 在竞争前期不是最关键点 。 因此前期更多是在物流和团长方面 , 其中团长最为关键 。
先看物流 。 美团物流的优势在于两轮骑手 , 同城配送运力并非其非常擅长的点 。 在社区团购从大仓-自营仓/网格仓-团长(自提点)的线路上 , 还是以四轮为主的货运车 , 这是美团优选需要重点发力的一个点 。
滴滴是做出租车起家 , 属于四轮客运 , 不过其在今年早期已经发力货运 。 滴滴的优势是在车辆调度上有充足经验 , 高效匹配供需的运力调度是滴滴平台的核心能力 。 而这可以快速复制货运车辆调度上来 , 接下来重点就是在货运运力补充上 。
再来看最关键的团长 。 团长管理有难点在于 , 一方面团长能否为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 。 毕竟团长不仅要负责获客 , 还要负责销售、客户投诉和售后、甚至配送等众多事物 , 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 另一方面 , 平台是否能够持续给团长提供足够支持和回报 , 不然团长很可能转投其它平台或者被“劝退” 。
因此平台对团长的管理和软服务能力 , 可以说社区团购的“新基建” 。
其中团长所需要的能力模型 , 不仅有线上接单、更要有线下履约、以及在全链路中与用户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提供更好的线下服务体验 。
这和网约车司机的履约模型很像 , 除了将乘客送达目的地的“硬服务”外 , 送客过程中让乘客保持舒适等“软服务” , 获得用户认可也很关键 。 而滴滴为网约车司机提供信息服务并对车主规范化服务管理 , 跟管理和服务“团长”所需能力相似 , 这是滴滴的优势 。
相比其它巨头 , 橙心优选在线下团长运营侧做得非常重 , 除组建专门培训和服务团长的团队外 , 橙心优选还在成都和团长开出合作实体店 。 并在团长补贴上“不设上限” 。 据悉 , 橙心优选团长每完成1000单 , 就奖励1000元 。 拉新一个用户奖励8元 , 并不设上限 。 除爆单奖励、拉新奖励、佣金翻倍等活动 , 团长还可以推荐新团长成为橙心优选“合伙人”获得奖励——合伙人的收益按照团长和其推荐的“徒弟”订单总量算 , 分成可到达13.2% 。
总的来说 , 巨头参战的这场社区团购马拉松 , 才刚刚开始 。
在开局阶段 , 橙心优选凭借先于其它巨头入场2个月的优势 , 确实成为社区团购赛道中持续领跑者姿态的互联网巨头 。 不过 , 其最终能否如程维所说的“拿下市场第一” , 再次颠覆社区团购行业 , 不妨走着瞧 。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
仅代表个人观点 , 未经授权 ,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且未核实版权归属 , 不作为商业用途 , 如有侵犯 , 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