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腾讯转型十年记
文/何加盐来源:何加盐(ID:ihejiayan)未来之门时间倒推回10年前 。2010年11月11日 , 刚参加完腾讯成立12周年大会的马化腾 , 意犹未尽 。 他回到办公室 , 用两个小时的时间 , 写了一封信 , 发给所有员工 。这封信连同标点和落款 , 共计1020个字 , 在互联网上数亿万亿计的文字中 , 无异于沧海一粟 。 但是它对于腾讯的意义 , 却不容小觑 。如同它的标题一样 , 这封信的重要性在于:“打开未来之门” 。
在此之前 , QQ奠定的巨量用户基础 , 让腾讯进入各行业(除了百度把持的搜索和阿里把持的电商) , 都更顺利一些 。直到360拎着秘密制造的“核武器” , 向着腾讯来了一次不惜同归于尽的壮烈冲锋 , 腾讯才猛然醒悟过来 , 开始思考另一条“共生共荣”的发展之路 。在《打开未来之门》中 , 马化腾写道:如果没有360的发难 , 我们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 , 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 , 因此也就没有今天这么多的感悟 。 或许未来有一天 , 当我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时 , 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 。……过去 , 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 。 但是现在 , 我们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 。 过去 , 我们在追求用户价值的同时 , 也享受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 。 但是现在 , 我们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对公众、对行业、对未来的敬畏…………现在是我们结束这场纷争 , 打开未来之门的时候 。 此刻我们站在另一个十二年的起点上 。 这一刻 , 也是我们抓住时机 , 完成一次蜕变的机会 。也许今天我还不能向大家断言会有哪些变化 , 但我们将尝试在腾讯未来的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 。 我们将会更加积极推动平台开放 , 关注产业链的和谐 , 因为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 , 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 。在这封信之后 , 开放和共享 , 成为了腾讯新的标签 。天命未来之门 , 其实在马化腾写信的三年之前 , 就已经打开 。开门的人 , 是乔布斯 。 2007年 , 他发布了第一代苹果手机 。尽管这款手机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 在商业上也并未流行 。 但正是它 , 在未来紧闭的大门上 , 敲响了第一声“knock knock” 。此后 , 随着2010年iPhone 4的出现和3G网络的普及 , 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 正式开启 。
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 , 作为一个整体 , 我们经历的最大变化 , 莫过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如果你对这句话有所怀疑 , 不妨回想一下 , 10年前你的典型一天是怎样度过 , 而今天你的典型一天又是怎样度过 。 可以说 , 没有智能手机 , 没有移动互联网 , 我们今天的世界 , 完全会是两个样子 。马化腾可能没有想到 , 腾讯被迫而选择的开放之路 , 竟然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如此严丝合缝地吻合在一起 。也许 , 这就是天命 。腾讯的“开放” , 在具体操作上 , 主要指三个层面:开放流量 , 把流量导给合作伙伴;开放关系链 , 帮助合作伙伴更多推广;开放技术平台 , 把腾讯17年的技术平台用云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在若干年后 , 这三个层面的服务 , 会整合到一起 , 甚至加上更多的内容 , 一起形成了腾讯内部一个巨大而重要的部门: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 广义上来说 , 它们一起组成了10年以后腾讯的“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 , 成立CSIG的这一次组织架构变革 , 是腾讯历史上第三次组织架构大变革 , 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 , 史称“腾讯9.30变革” 。这次变革最核心的理念是:从原来的围绕产品去构建组织结构 , 转变为围绕客户去构建组织结构 。CSIG所负责的业务 , 与人们传统上认为腾讯最擅长的业务完全不同 。都说腾讯的基因是to C的基因 , 但CSIG , 是整合了所有to B业务的一个事业群 。
人们不免疑虑:腾讯做To B , 能行吗?风起 , 云涌腾讯开始向外界开放后 , QQ空间开放平台出现了一些外部公司开发的游戏 , 像QQ农场、保卫家园、胡莱三国等 。QQ给这些游戏导入了超大规模的流量 , 但是也给游戏公司带来了烦恼 。 很多公司是首次面对如此大流量、高并发的情况 。为了解决当时全民“偷菜”的狂热 , 腾讯调集了几千台服务器去扩容 , 对一些头部的游戏公司 , 腾讯派出了很多工程师 , 专门驻场去帮忙解决问题 。此时腾讯做的 , 实际上就是名副其实的云服务 , 只是当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云”的概念 。直到2013年 , 腾讯才正式对外公布了云战略 。发布会之前 , 受命担任腾讯云总裁的邱跃鹏 , 一晚上没睡好 , 把短短的发言稿背了又背 , 第二天还是不敢脱稿 , 只能逐字逐句念屏幕上的提词 , 就是生怕有哪一个字讲错 , 让公众对腾讯的云战略产生误解 。
不是邱跃鹏紧张 , 是腾讯不得不谨慎 。尽管腾讯对内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技术积累 , 对外也已经默默做了三年云服务 , 但是作为一个公司战略而公开提出 , 就不得不面对外界的疑虑:什么是云?为什么要上云?腾讯还做云?腾讯到底有多少资源来做云?腾讯能不能投入够?腾讯能坚持吗?腾讯内部对这些问题没有过怀疑 。 他们认为 , 凭借自己这些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 , 完成向to B业务的迁移 , 是轻而易举 。没想到 , 真正做起来 , 是那么的难 。原来的to C业务 , 腾讯只要把产品做好 , 把产品体验搞好 , 就不愁市场 。 原来腾讯的所有人的思维和产品 , 都是按照这个逻辑训练和运作的 。但是to B是全新的逻辑 。首先 , to B业务每一个交易涉及的金额是to C的几千倍几万倍 , 而且决策主体由个人而到公司 , 决策机制和流程更复杂 。其次 , to C的业务 , 腾讯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消费者去体验、去反馈 , 但是to B的业务 , 就必须去深入了解行业 , 去了解甲方的需求 , 并且根据甲方要求提供方案 。最后 , to C的产品可以是无差异的 , 几亿人用同一个产品都没问题 , 但是to B的每一个客户都处于不同的行业 , 都有不同的需求 , 很多时候需要定制化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CSIG总裁汤道生谈到 , 做to C的时候 , 很少有用户会说我要见企业的管理者 , 但是做to B , 稍微大一点的客户 , 都会希望能和负责人面谈 。
推荐阅读
- 腾讯视频也要涨价?官方:我们每月20元的价格偏低
- 月薪7.6万!腾讯又涨工资了 更有游戏业务狂增45%
- 爱奇艺会员涨价后,腾讯:我们也要涨
- 阿里、腾讯、字节系网文战火重燃
- 腾讯女白领求助:女硕开发年包50w,拼多多UP80%
- 孔子说腾讯阅文的领导们都是渣渣
- 实话时说-8 淮海战役打响黄维突然接到一封信
- 乡村建设|网信办: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 华为转型家电行业?
- 腾讯员工吐槽:应届白菜40+,我工作3年才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