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报告显示:九成“港漂”盼内地机构赴港办学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范凌志】香港的教育优势 , 一直是吸引内地移民赴港的重要因素 。 不过在已回归23年的香港 , 仍然没有一间内地中小学在香港办学 , 广大内地“港漂”希望可在香港引入与自身教育理念和目标更为契合的办学机构的愿望仍难实现 。 鉴于此 , 中国丝路智谷研究院和“港漂”最大网上社区“港漂圈”12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 九成受访者愿意让子女入读内地机构在港学校 。
根据香港入境处的数据 , 2003年至今通过各种人才计划来港的“港漂”约26.8万人 , 过去5年平均每年增长约2.5万人 , 预期到2030年该群体将达50万人 。 12日发布的“港漂”调查报告显示 , 90.5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让子女入读内地机构来港办学的学校 , 其中家有学龄前儿童的“港漂”家长比例超过问卷调查总人数的六成 , 是对内地来港办学需求最强烈的群体 。 逾六成家长愿接受每年5万港元以上学费 , 三成能够接受10万港元以上(与多数国际学校水准相当) , 更有近两成受访者选择“不介意学费” 。 至于他们对香港教育最为顾虑之处 , 调查显示 , 近85%的受访者表达了对“家国教育欠缺”的顾虑 , 逾百人提及部分香港教师歧视内地家庭背景、将政治观点带入校园等问题 , 约半数受访者认为香港学校“欠缺全球视野”(51.45%)及“教育水准不足”(44.17%) 。
【受访者|报告显示:九成“港漂”盼内地机构赴港办学】中国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 , 作为香港市民中的一个群体 , “港漂”的诉求和需要应当被正视 , 他们工作、生活在香港 , 子女绝大多数是香港本地出生 , 如果送回内地上学等同离乡背井 , 造成家庭分离 , “更何况如果孩子离港 , 在港工作的父母也往往会寻求其他机会回内地工作 , 等于让香港不断流失人才” 。
这项调查还显示 , 受访者对于内地机构来港办学 , 最关注因素是“师资水准”(80.15%) , 其次是“升学优势”(66.89%)和“与国际课程接轨”(66.18%) , “家国教育”位列第四(65.36%) , 仅两成受访者关心是否与香港本地课程接轨 , 而对“与内地课程接轨”的关注者多出一倍 。 同时 , 最受“港漂”群体青睐的来港办学团体是“内地重点学校或名校集团”(85.68%受访者选择) , 多家名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附属中小学等被频繁点名推荐 。
梁海明对内地重点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有充分信心 , 称它们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准已经没有太多异议 , 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设计的15岁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过去十年的四次评估中 , 内地三次名列全球第一;升学方面 , 北师大附中国际部去年毕业生获得美国排名前30名大学的340个offer , “这一水平不低于香港目前任何传统名校或国际学校” 。 中国丝路智谷研究院和“港漂圈”社区建议 , 香港可在得到中央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后 , 由香港办学团体与内地教育机构合作在港办学 , 特区政府可批出空置校舍 , 同时开放来自内地教师人才来港签注政策 。
推荐阅读
- 新冠疫苗|长沙已接种新冠疫苗36万余剂次,暂无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
- 中和抗体|王辰团队《柳叶刀》发文,武汉人群研究显示新冠中和抗体至少可以维持9个月
- 新冠病毒|新冠病毒联合溯源研究报告发布前,中方专家组组长释放大量信息
- 阿斯利康疫苗|阿斯利康疫苗再遭打击,南非官方报告公布,所有国家瞬间彻底失望
- 抑郁|最新报告:无业失业退休人群抑郁水平最高
- 肺部|哪些肺部影像报告不必太在意?看门诊医生看一眼就会打发你
- 转氨酶|体检报告单中“转氨酶”偏高,意味着什么?看看医生怎么说
- 新冠肺炎|研究显示:新冠肺炎长期影响被低估
- 巴西|巴西报告两例30多岁女性同时感染两种新冠变异毒株
- 新冠疫苗|科普|新冠疫苗接种证明能代替核酸报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