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金融研究院为什么说开放银行的终局不是科技( 二 )


对银行而言 , 很难改变金融产品的低频属性 , 只能靠提高用户活跃度来提升生态话语权 。
用户促活
提高用户活跃度 , 要么场景带动 , 不断积聚高频场景 , 典型代表是支付宝;要么网络带动 , 强化用户内部的联系与互动 , 变点状为网状 , 靠用户自发形成的社区维系活跃度 , 典型代表如微信、抖音等 。
这几年大中型银行发力APP建设 , 多半走的是场景之路 , 但从场景类型、数量上看 , 距离金融科技巨头又有很大差距 , 缺乏差异化亮点 , 推进起来很吃力 。 结果是 , 不少银行花大力气做补贴 , 除了培养一批羊毛用户外 , 真正的价值贡献非常有限 , 导致在战略上无法深入下去 , 走走停停 , 前期投入多半变成了沉没成本 。
如果从网络社区的角度来看APP破局 , 着力点不在于布局多少同质化的支付场景 , 而是要致力于建立并巩固用户网络 。
很多银行坐拥亿级注册用户 , 但用户之间缺乏连接 , 如一盘散沙 , 大而不强 , 用户价值难以发挥出来 。 某种程度上 , 很多银行并没有意识到强化用户网络的重要性 。
以转账功能为例 。 转账是天然的网络业务 , 活跃的转账业务能沉淀出高质量的关系链 , 但很多银行并不重视 , 表现为转账功能仍停留在1.0时代 , 需要用户输入银行卡号、开户支行 , 用起来很麻烦 。 好一些的迭代到手机号转账 , 便捷了一些 , 但也没有本质差别 。
对银行而言 , 若从用户网络的角度重新审视转账业务 , 可发掘的创新空间便不应止于手机号转账 , 更不应止于当前的推广力度 。
产品开放
开放银行应坚持两条腿走路 , 一是平台思维 , 二是产品思维 。 在以用户促活、场景建设为抓手自建平台的同时 , 也要积极推动产品走出去 。
事实上 ,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银行而言 , 自建平台的成功概率太低 , 开放银行的机会仅存在于产品开放一端 。
1、支付赛道 。 支付是所有交易类场景的必需环节 , 当前 , 国内支付与场景的融合是最彻底的 。 在支付赛道 , 支付宝、微信、云闪付三家全面领先 , 平台地位无可撼动 , 银行的机会不在于再造一个支付平台 , 而是聚焦产品思维 , 以银行卡为载体 , 提升自家银行卡在第三方平台的露出机会 。
从这个角度看 , 银行真正要发力的不应是支付本身 , 而是信用卡 。 至于手机银行APP的扫码付功能 , 做一个标配功能就好了 , 不应寄予太多厚望 。
2、消费金融赛道 。 随着联合贷款出资比例要求的出台 , 消费信贷市场将重新回归资本金导向:有多大资本金 , 做多大业务 。 大的流量方很难再以联合贷款的名义独占产品“冠名权” , 出资银行也不再仅仅是隐藏在产品背后的资金方 , 有望更高效地实现用户转化 。 这也决定了 , 大流量方的话语权不断下降 , 大中型银行仍将是消费金融的主角 。
在开放策略中 , 银行仍应坚持产品导向和平台导向两条腿走路 , 一边突出产品开放 , 与场景方广泛连接 , 持续获取信贷流量;一边自建平台 , 做好外部流量转化和承接 。 不过 , 随着消费信贷业务回归本质 , 流量运营和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下降 , 低成本资金+风控能力才是决定市场终局的胜负手 , 不可舍本逐末 。
3、资管赛道 。 互联网理财全面清理整顿后 , 基金和银行理财回到舞台中央 。 第三方渠道虽有场景流量优势 , 但也仅限于代理销售业务 , 不能改变“产品为王”的行业现状 。 对于银行而言 , 相比搭建第三方财富平台 , 以理财子公司为抓手 , 做好自营理财产品研发和分销更有价值 。
刚刚起步而已
当前 , 很多银行的开放银行建设 , 更像机械地完成KPI , 为接入场景而接入场景 , 在落地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偏差 。 久不见成效 , 便慢慢接受了现实 , 不再有改变进取之心 。
其实 , 生态建设 , 本就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 既要自上而下的供给侧规划 , 又要自下而上的需求侧驱动 。 自上而下的规划容易推进 , 自下而上的需求则靠天时地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