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财经记者联盟|蚂蚁膨胀了(圈子关于小马哥的必读文)


1
很多使用「支付宝」的用户 , 在使用借呗、花呗 , 提前透支消费的时候 , 从来没有想过 , 他们的钱来自于哪里 。
在透支消费的穷人、年轻人的心里 , 或许会把掌控支付宝的「蚂蚁集团」 , 当做是一家掌握了硬核互联网科技的大型银行:只要有人愿意借款消费、创业 , 「蚂蚁集团」账面上的自有资金 , 就如同有源之水 , 永不枯竭 , 哪怕供13亿人借款 , 也不在话下 。
现在 , 对于蚂蚁集团的迷思 , 被彻底打破了 。
星火财经记者联盟|蚂蚁膨胀了(圈子关于小马哥的必读文)
本文插图

从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 , 炮轰央行、银保监会开始算起 , 在短短的几天之内:
第一 , 「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 , 被央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 , 联合监管约谈;
第二 , 银保监会和央行共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三 , 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 , 星夜叫停估值高达2.1万亿元的「蚂蚁集团」上市IPO计划;
第四 , 打着文艺和消费主义旗号的借呗、花呗的广告 , 被连夜从地铁站、公交站、机场、LED广告牌上 , 集体消失;
……
一连串的变局 , 世人才明白过来 , 「蚂蚁集团」在利益抱团资本的裹挟、资本市场大开绿灯 , 火速上市之际 , 马云自以为成功上岸、逃出生天 , 于是大放厥词 。
也只有当马云公开炮轰国家金融体系 , 触动了国家最高决策层出手制止 , 「蚂蚁集团」的真实面纱 , 才暴露在我们面前 。
在此之前 , 它一直隐藏在科技、大数据、普惠金融的旗号下 , 号称为得不到传统银行支持的中小企业、穷人、年轻人们 , 提供金融资助 。
实际上 , 「蚂蚁集团」只通过1-2%的自有资金 , 撬动了50-100倍的资金杠杆 , 放贷超过了2.15万亿元的贷款 , 将穷人、年轻人、中小型企业和创业者 , 拖入隐形的次级贷款金融危机的黑洞之中 。
2
首先我们来看 , 在2018年之前 , 借呗、花呗平台上 , 能够贷出去的钱 , 是从哪里来的 。
第一眼大家都会觉得 , 借款人是在向「蚂蚁集团」借贷 , 而不是在向银行借贷 , 对前者有还款义务 。
但是仔细一想 , 更不对 , 暂且不说「蚂蚁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上 , 货币现金根本不可能有万亿之多 , 哪怕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公司账上的现金累加起来 , 也不可能达到万亿之巨 。
所以 , 这种想法 , 对了一半 , 错了一半 。
对的一半是 , 只对「蚂蚁集团」有还款义务 。
错的一半是 , 「蚂蚁集团」的钱 , 几乎全部来自于银行 。
原来 , 在2018年之前 , 借呗、花呗的经营主体公司 , 账上只有38亿元现金 。
但是 , 以这38亿元为抵押 , 1:2的贷款比例 , 从银行贷出来76亿元 , 形成了114亿元的原始资金池 。
114亿元的借贷额度 , 一在借呗、花呗上线 , 在营销广告的刺激下 , 瞬间被销售一空 。
于是 , 所有借款人对蚂蚁集团形成了114元的债权 。
蚂蚁身上养着互联网、金融的双料精英员工 , 当然不会傻到等到114亿元债务偿还之后 , 才开始第二轮贷款的资金 , 发放出去 。
他们将114亿元的债权 , 进行了资产证券化 。 这个名词(ABS) , 虽然听起来很深奥 , 但是做法却很简单 。
无非是将债权 , 打包成为一种可以公开发行的证券(比如:债券、理财产品、抵押品) , 然后通过银行、证券、哪怕是支付宝平台自己的渠道 , 进行二次销售 。
购买了此类证券的投资者 , 将现金让渡给了蚂蚁 , 手中持有的无非是包装成证券产品的债权 。 在证券产品没有到期前 , 投资者的现金在蚂蚁手中 , 可以自由使用 。
于是 , 蚂蚁身上又被注入了114亿元的现金 , 所付出的代价 , 无非是第一轮放贷的债权被包装成了证券产品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