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双11”火爆消费折射中国经济巨大潜力( 二 )
今年双11的种种变化 , 标志着数字经济进入下一个价值创造的新周期 。 从全球品牌到中小企业 , 从服务业到工业、农业 , 都将走到数字经济的舞台中央 , 数字化生活方式渐成新常态 。
数据显示 , 疫情后的第一个双11 , 健康消费空前火爆 。 紫外线消毒机同比增长超过1000% , 体检、疫苗等医疗服务增长超过1500% , 维生素等保健食品增长超过1600% , 口罩和眼部保健商品增幅更是在100倍以上 。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 , 疫情在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 , 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选择 , 健康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 对此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依绍华表示 , 个护类产品的销量激增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一种应激反应 。 现在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 口罩、消毒液等基本防疫用品的生产供应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 这类产品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 , 消费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 , 这一变化也直接反映在了双11消费者的购物品类偏好上 。 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的滋补品、保健食品等品类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
疫情还使每个人使用手机等数字化设备的时间更多了 。 在5G时代的大背景下 , 置换一台5G手机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选择 。 11月11日仅10分钟 , 华为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 小米手机、真我手机5分钟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 。
值得一提的是 , 围绕消费者需求 , 电商平台上的新供给空前丰富 , 不仅可以购买服饰鞋包等传统商品 , 还能买房买车 。 10月22日起 , 100多家房企带着3000个楼盘共计80万套房源集体亮相天猫双11 , 特价房范围覆盖近300个城市 。 11月1日 , 上汽集团旗下品牌上线销售首日就实现了订单数累计破万 , 登上汽车销售排行榜Top10 , 成为消费者网购汽车的热门品牌 。 与此同时 , 又有很多新品牌崭露头角 , 农产品和区域品牌卖到全国 , 新国货加速出海;进博会上世界葡萄酒名庄也通过双11促销打开中国市场……在数字化供应链能力的支撑下 , 今年的双11展现出更大的消费活力 。
消费新需求催生下的大量新业态和新品牌 , 经过市场竞争的筛选后 , 逐渐在业内打响名号 。 此次乘借双11促销的东风 , 有望进一步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 。 依绍华认为 , 新产业、新品牌的蓬勃发展 , 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喜好方面形成了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 强化了国内市场的产品供应 。 疫情期间线下海外购物处于停摆状态 , 此次双11也为进口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 , 促进了国际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 , 连接了国内国际市场 , 推动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
工厂变商家 产业升级带来品牌新角色
【案例】
37岁的杨青是我国川渝纸品产业带中的一家卫生纸厂的负责人 , 今年她的企业第一次参加天猫双11购物节 , 既忙碌又充实的网店运营体验让杨青格外兴奋 。 我们工厂的18台设备正在24小时不间断赶工 , 从10月31日开始 , 销售团队数十人通宵加班 , 仅在11月1日当天 , 他们就卖出了1000万包纸巾 。 杨青表示 , 希望抓住疫情以来内需爆发的机会 , 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 为摆脱代工厂身份做准备 。
11月1日 , 天猫双11第一拨正式开卖 , 产业带的直播场次超过4万场 , 观看人数超过3亿人次 , 全国2000个产业带迎来开门红 。 广州增城卖出317万条牛仔裤、浙江诸暨卖出942万双袜子、江苏常熟卖出212万件羽绒服、广西柳州卖出900万袋螺蛳粉……数据显示 , 产业带专场首日成交额是去年双11成交量的17倍 , 来自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的7个产业带1小时内进入亿元俱乐部 。
不同于往年‘双11’消费者对国际大牌的疯狂抢购 , 今年由小商品工厂和农产品产业区带来的定制化产品正在悄悄走红 , 吸引着越来越多网购消费者的关注 。 天猫相关负责人表示 , 此前 , 这些类似于供应商的工厂一直隐藏在各种品牌背后 , 在产业链末端发力 。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 , 大量供应商开始寻求更多途径走上前台 , 深耕内销 。
赵萍指出 , 产业带是将制造、原料等各个环节连在一起、能够提供一条龙服务的经济区域 , 但是通常生产的产品没有品牌效应 , 销售能力较弱 。 而线上电商和产业带结合之后 , 产业带能直接提供整个链条中对于货品的消费需求 , 就理所当然成了今年双11的绝对流量明星 。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指出 , 今年的六保中有一项重要工作是保市场主体 , 重点就是保中小企业 。 只有毛细血管畅通了 , 内循环才能更加顺畅 。 而今年双11规模大 , 至少有25万个品牌、500万海内外商家参与 , 很多中小商家、外贸企业、产业带工厂、农产品商家也是第一次参与 , 对新品牌和中小企业的大力扶持体现了电商企业的社会担当 。
在新发展格局下 , 激发内需动力、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 才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活品质的追求 。 赵萍表示 , 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双轮驱动中 , 更多的机遇将来自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消费 。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环境 , 促进良性竞争 , 让优质的供给脱颖而出 , 实现优胜劣汰 , 才能真正完成产业升级 , 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
推荐阅读
- 我们的生活里藏着哪些消费主义洗脑话术?
- 中国青年报|济南部分公园餐馆消费高:2小时1580元仅一壶茶两份甜点
- 消费者维权|店大欺客?南昌啤酒喝出“沉淀物”,消费者维权“难如登天”
- 消费|办美发卡花两万,退卡时要求女子倒贴5千,美发店我和你要钱是受法律保护的
- 从家用消费品的中外牌子看收入差距!
- 日本消费金融兴衰史
- 多家餐厅上线植物肉菜品 人造食材能否取悦消费者?
- 双11B面:商家优惠“注水” 消费者期待“真诚”
- 贾冀豫~消费型社会和浪费型社会的区别
- 北京小店生意火爆 店主欢迎拜登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