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写家史︱鞋垫、馕、煤矿和艾德莱斯( 二 )


克尔碱外曾祖母家废弃的馕坑当时的维吾尔农村家庭仍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劳作模式 , 当我向母亲询问外曾祖母的职业时 , 母亲以一种“你在想什么”的疑惑表情和语气回答道:“外曾祖母没有工作啊 , 就是家庭妇女 , 当时的女子是不在田里干活的 , 最多在家里的小手工业方面帮帮忙 , 外曾祖母和姥姥就常帮着外曾祖父编编竹篮和做做鞋垫 。 ”在当时的农村 , 女性的社会地位也较低 , 女性群体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尚未觉醒 , 早婚、包办婚姻等都是她们不能逃脱的命运 。 经济文化的落后是主导原因 , 宗教习俗文化如“餐桌上最年长的男性起了祷告后才可以动筷”等也是维吾尔族乡村女性主义的沉重的枷锁 。 虽然我国妇女很早就开始了打破封建禁锢的运动 , 但是直到今天 , 维吾尔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仍较低 , 女性主义仍处于较落后的阶段 。在家里的男性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回到家里的时候 , 奶茶加馕的搭配总会给予他们胃和心理的极大安慰 。 在准备晚饭时 , 总要讨论的一个小话题就是 , 今晚吃啥馕 。 馕有50多种 , 艾克曼馕、库徐克馕、托喀西馕等等等等 , 他们的主料也是品类繁多 。 但是由于家里的贫穷 , 母亲说 , 当时家里多做的都是以黑麦为原料的馕 。 相对于现在的白面馕 , 口感较粗糙 , 但是就是这样粗糙的馕 , 伴随了母亲简朴的童年——在县城读寄宿高中的母亲每周末去上学时书包总是鼓鼓的 , 书不多 , 但是有五六个馕 , 在图书馆整日学习时的午餐是馕和白开水 , 在田地里帮姥爷干活间隙嚼着垫肚子的零食是已经干了的馕和麦穗 。 母亲是这样 , 其他贫苦的维吾尔族农民也是这样 , 不过 , 有馕陪伴的他们 , 依旧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 馕在维吾尔族文化中超越了食物本身 , 它们是日常交往中的礼物 , 是宗教仪式中的媒介 , 是圆满人生的代表 , 是维吾尔族人民繁盛的生命源泉 。大学生写家史︱鞋垫、馕、煤矿和艾德莱斯
各式各样的馕煤矿母亲的童年记忆多是关于那个黄土盖的小院和散落着谷子的田野 , 等到县城上了寄宿初中后 , 姥姥姥爷在克尔碱煤矿的职工食堂找到了一份工作 , 所以母亲之后的家庭记忆 , 多围绕着这个小食堂和煤矿 。新疆的工业起步较晚 , 基础也较弱 ,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工业发展基本一片空白 , 仅有十几家工厂 , 这些零星的工业企业 , 其实也仅是设备陈旧的小工厂 , 人们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 , 都要依赖内地或从国外进口 。 直到1951年 , 在国家一五计划的指导和驻疆人民军队的帮助下 , 新疆才在八钢戈壁滩上建起了第一座高炉 。 后来随着对新疆地质的探测 , 它丰富的矿产资源逐渐被发掘 , 煤炭工业的发展也逐渐步入了高速轨道 。 其中 , 姥姥姥爷居住的克尔碱地区就属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 , 煤矿的开发和建立在最初就已经开始了 , 外曾祖父也曾在煤矿工作过 。姥爷回忆道 , 外曾祖父时期的煤矿条件十分落后 。 煤矿工人们首先用锄头等工具将巨大块的煤矿敲碎成小块 , 再背到背上 , 一人几十公斤 , 再用木板车等工具将它们拉上来 。 到了姥爷的时期 , 煤矿开始现代化了 , 开采时多使用炸药 , 将矿产炸碎 , 再使用在铁轨上行进的矿车将矿产拉出来 。 现在的煤矿已经逐渐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 煤矿的开采也是由机器操作 , 煤矿运出时采用的是全自动化的皮带传送机 , 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 人员的伤亡率也大大降低 。大学生写家史︱鞋垫、馕、煤矿和艾德莱斯
现克尔碱地区煤矿之一当时落后的条件下煤矿工人们的保护设施也十分简陋 , 像样的只有一个头盔 , 甚至工作服都是自己的便装 。 在母亲的印象里 , 从矿里出来的工人从衣服到四肢再到脸 , 只要是裸露的皮肤 , 都布满了煤烟颗粒 , 黑黢黢的 , 只有眼白和笑时露出来的牙齿是白色的 , 他们在食堂狼吞虎咽地抓起的白色大馒头上都印着黑色的五指印 。令我母亲十分惊讶的是 , 即使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恶劣 , 工作量巨大 , 但是他们总是保持着高度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 下矿时总是一起唱着歌 , 作业时也是如此 , 在背煤时也是互相帮助 。 饭间和工作结束后是最热闹的 。 即使累到直不起腰、两腿直打颤 , 他们在吃饭时的玩笑和打趣也停不下来 。 下班后更是围坐在一起 , 喝着奶茶就着馕 , 弹着冬不拉克唱着歌 , 欢声笑语总是在他们之间 。 因为他们知道 , 靠着这个煤矿 , 这个小村子的美好未来就在路上了 。在维吾尔人民的骨子里 , 就流淌着勤劳踏实肯吃苦的血液 , 在经历了兵败西迁、投靠蒙古、外族骚扰和剥削统治后才迎来解放 , 在国家的引导下从长期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绿洲农业慢慢发展到现在完整的特色产业体系 , 他们总是对国家抱着满满的期望 , 对自己的生活总是保持满满的热情 。艾德莱斯提及传统的新疆维吾尔族姑娘 , 人们印象中浮现的都是深眼窝、高鼻梁、花帽子、麻花辫和艾德莱斯裙 。 在当时小村子里的维吾尔族姑娘心里 , 艾德莱斯裙只是漂亮的小裙子 , 而现在的艾德莱斯裙背负了很强的文化使命 , 作为维吾尔族服饰技术、民族文化风格的代表 , 是文化“走出去”的媒介 。小农村的艰苦条件并不允许长期穿着高档的面料和劳动投入量很大的服饰 , 所以母亲的艾德莱斯裙只有在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才能穿出来 , 姥姥的缝纫机在节前也是忙碌异常 。艾德莱斯的丝绸十分讲究 , 其中蕴含的是维吾尔族古老的扎染工艺手工制作 , 严格的工序 , 和纯天然的燃料 , 就像石榴皮、彩色矿石等 。 每次节前要做新裙子的时候 , 妈妈总会牵着我的手去制作艾德莱斯丝绸的老手艺人那里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 。 艾德莱斯布料成品一般为40-50厘米幅宽 , 被裁成每段6.2-6.5米出售 , 恰好是一件连衣裙所用的面料 , 出售时 , 只按块不按米 , 这是艾德莱斯特有的售卖方式 。 由于家里条件的贫苦 , 裙子都是布料买回来之后姥姥自己缝制的 。 母亲在姥姥做裙子的时候就时刻围在缝纫机的左右 , 看着线随着机头上上下下的在布料上游走 , 心里十分期待着穿上它的模样 。 在裙子做好后 , 母亲总会忍不住提前穿上 , 在镜子前摆弄着 , 节日前的夜晚也会激动得睡不着 , 想着明天可以与好朋友们一起穿着漂亮的新裙子跳舞 , 比谁的裙子转起来裙摆甩得更大更好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