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写家史︱鞋垫、馕、煤矿和艾德莱斯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曾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 ”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大学生写家史”系列 , 记录大时代下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 。过两天就是肉孜节了 , 家里的洗衣机和妈妈就没有消停过 。 肉孜节是维吾尔族第二重要的节日 , 今年因为种种原因 , 我们不能去到托克逊的姥姥姥爷家过节 , 大扫除后的屋子里很干净 , 也有点冷清 。因为节日是根据伊斯兰教历定的 , 所以我也不清楚每一年的节日具体是什么时候 。 每次妈妈给我们全家买回来新衣服 , 说“这些衣服先不要穿出去玩啊 , 等过节了去托克逊姥姥姥爷家穿”的时候 , 我才意识到 , 啊 , 肉孜节要到了 。每次肉孜节去托克逊姥姥姥爷家 , 还没进院子里 , 就能在村口闻到很浓的节日味道 。 家里的女性长辈们都挤在厨房 , 用半米长的树枝筷子在油锅里搅拌着炸出馓子 , 捞出来馓子后再在油锅里炸一炸有“小肚子”的包尔萨克 。 每一个维吾尔族人家里都会有一柜子的玻璃器皿 , 平时就静静的待在柜子里 , 等到过年过节 , 它们就会从柜子里出来透透气 。 小孩子的任务就是把这么精美的玻璃器皿拿出来小心地擦拭一遍 , 拿出葡萄干、巴旦木、薄皮核桃、无花果和大枣等倒到中型的玻璃碗里 , 大盘子则是为馕和馓子准备的 。等到客人来了 , 锅里热着的手抓肉和羊杂碎就上桌了 。 姥爷那一辈的男性几乎随身携带着一把英吉沙刀 , 把大块的肉切小了给我们小孩吃 , 姥姥她们去给每一个人舀羊肉汤喝 。 馕、肉、汤在餐桌上传递着 , 话题也交换着 。 因为长长的餐桌是铺在板床上的 , 坐垫是精心缝制的柔软的床垫 , 所以聊天环境很舒适 , 大人们一聊就是一下午 。 在我的印象里 , 他们总是很少聊过去的事情 , 关于家史的内容我几乎没有怎么听到过 , 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圈养的牛羊、作物的收成还有家长里短 。 对这些不感兴趣的我就跑出去跟村里的小孩子们玩 , 去用嚼碎了的馕喂猫 , 去田里摘苞米 , 去马路边打陀螺 。 节日当天的孩子们都活力满满 , 女孩子们都穿着新的艾德莱斯裙 , 编着麻花辫 。鞋垫姥姥姥爷说她们那个年代的肉孜节也是这样 , 不过条件没有现在这样好 。 新疆虽然以瓜果闻名 , 但是那个年代过节的时候 , 因为保存条件的限制 , 家里都很少能看到新鲜蔬果的影子 。母亲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 , 在克尔碱的小村子里 , 生活没有太多的动荡 , 很平静 。 克尔碱就是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的一个小镇 , 若不是这次回乡路上妈妈给我指了指公路两旁雅丹地貌里嵌着的一排排小山洞 , 说这些是当时抗日战争的时候为了躲避轰炸而挖凿的 , 克尔碱在我的印象里一直就是一片与外界隔绝的桃源 。 但是事实上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疆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 , 成为了抗日战争的“大后方” , 为支援前线抗战和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即使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 , 质朴而爱国的新疆人民还是展开了一场场抗日捐献运动支援前线 。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听不懂汉语的姥爷也钟爱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吧 。在1937年成立的新疆民众抗日救国后援会中 , 托克逊是总会直属的第十一小组 , 隶属于新疆民众抗日救国后援会 , 在抗日捐献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寒衣运动就是众多抗日捐献运动中之一 , 是为前线抗日战士捐献在冬天保暖的衣物 。 外曾祖父是个心灵手巧的人 , 经常在家里进行一些小手工 , 编编竹篮、纳纳鞋底和做做鞋垫 , 现在家里的满含高科技味的空调上还放着外曾祖父编的竹篮 , 里面还放着一束花 。 结束农活后 , 外曾祖父就常常去集市上卖这些玩意补贴家用 。 姥姥告诉我 , 她自己也帮着外曾祖父纳了好多鞋底 , 做了很多衣服和鞋垫 , 在寒衣运动的时候捐了出去 。 原来这个我道出名字别人都要问第二遍的小镇 , 曾用自己的棉花与针线 , 温暖了远方抗战中的人们 。馕关于抗战的故事 , 多是家人们封存的记忆 , 扶额许久后回忆出来的 。 他们侃侃而谈的 , 多是过去那些清贫的日子 , 尤其是母亲 , 过去一二十块的薪水 , 一分钱的冰棍 , 没有水果的冬天 , 以泥巴为玩具的童年 。 这应该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过去的日子有多么不容易 , 现在不愁吃喝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吧 。 这些忆苦思甜中 , 尤其是关于“吃”的最多 。馕是具有新疆特色的食物之一 , 它在维吾尔民族心中占有“可以一日无菜 , 不可一日无馕”、“一日不吃馕 , 两腿直打晃”的地位 , 同样 , 馕也是古老维吾尔文化的见证 , 新疆古墓葬考古发掘表明 , 馕作为一种食物早在唐代就已在当地普遍流行 , 妈妈和姥姥姥爷提及过去的生活 , 馕总是不可少 。馕的制作 , 在我看来 , 不仅仅是创造食物的过程 , 更是增进家庭感情和促进邻里关系的过程 。 当时整个村子的条件都十分差 , 能够盖起馕坑的只有几家 , 由于外曾祖父的勤劳吃苦 , 家里条件相对不差 , 盖起来了两座 。 因为村子很小 , 一家要做馕的消息很快就能传到村里的家家户户 , 没有了馕饼库存的或者闲着无事的人家就会聚到要做馕的那一家里 , 一起和面 , 揉饼 , 压花 。 与现在街上的维吾尔族馕店不同的是 , 当时做馕的都是妇女和女孩子 。大学生写家史︱鞋垫、馕、煤矿和艾德莱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