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240余颗 有力支撑高水平研究( 二 )
明年将向全世界开放
天天摸着望远镜做观测的人,才能发现前沿的问题 。只有拥有自己的“大望远镜”,才能从观测角度做出更多原创的、世界领先的成果 。
199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的天文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倡议 。活跃在国际天文界的南仁东毅然回国,力主中国独立建造自己的“大望远镜” 。
此后,从1994年开始选址和预研究,到2016年9月正式启用,再到今年年初正式开放运行 。“中国天眼”从预研到完成花费了26年的时间,近百名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投入到项目之中,终于实现了从无到有、全球领先的“天眼”之梦 。
在工程建设方面,FAST实现了多项自主创新,显著推动了我国相关产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FAST的全新设计理念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 。多年来,工程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克服了力学、测量、控制、材料、大尺度结构等诸多技术难题,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
FAST的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是世界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大大拓展人类的视野,也使中国的天文学家终于有机会走上世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
今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之时,FAST团队克服困难,正式启动科学委员会遴选出的5个优先和重大项目,近百名科学家开始使用并处理FAST的科学数据 。4月,时间分配委员会开始向国内天文界征集自由申请项目,目前已经接到170余份申请,其中外部用户的比例高达95.7% 。
FAST观测竞争激烈、一“测”难求 。国家天文台台长、中科院院士常进介绍,目前望远镜收到的申请共约5500个小时,但实际获得批准的仅有1500个机时,即只有不到30%的申请时间能够得到支持 。
尽管观测“供不应求”,但FAST仍将面向全球科学家持续开放,让“中国天眼”成为天文领域的“世界之眼” 。
“未来10年,中国将迎来射电天文发展的黄金时期 。”武向平说,为了发挥更大的科学价值,计划明年将FAST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使用,一起为探索宇宙的奥秘、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作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 峣)
[ 责编:张蕃 ]
推荐阅读
- 央视|山西黄河左岸发现距今约4500年史前寨堡遗址
- 科学|金属所在极细多晶体铜中发现一种新型亚稳固态-受限晶体结构
- 遗址|山西黄河左岸发现距今约4500年史前寨堡遗址
- 核酸|厦门发现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 头骨|南非发现200万年前头骨化石 提供人类进化新信息
- 遗址|山西黄河岸发现一座4500年前的石寨
- 鱿鱼|澳海域首次发现大鳍鱿鱼
- 冷库|厦门发现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 毫米波|iFixit 拆解 iPhone 12 mini 发现缩水的不仅是电池
- 发现网|保荐机构报告期内被降级,健之佳IPO:曾遭去年3.15晚会“曝光”部分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