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纠纷案件不该只是职业打假盛宴

“双十一”当天 , 上海一中院发布了《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通报该院近三年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情况 , 并发布十大典型案例 。 从涉诉标的物看 , 网购食品案件131件 , 占比高达70% , 又以涉进口食品案件居多 , 共89件;从涉诉主体看 , 同一原告提起5件以上案件的占比达44.4% , 显示职业索赔现象比较突出 。
网络购物早已成为居民消费新常态 , 今年“双十一”各电商平台的数据不出意外地会再创新高 。 在此背景下 , 网购纠纷案件势必增多 , 消费者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 亦是法治社会的进步 。 至于电商经济新形势下 , 如何在保障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与优化网络营商环境之间探索最佳途径 , 则是摆在司法机关面前的一道考题 。
上海一中院的审判白皮书指出 , 现阶段网购合同纠纷案件主要存在四大特点 , 一是涉诉主体特定化 , 职业索赔仍频发 。 二是涉诉标的物集中 , 诉讼理由类型化 。 三是结案方式多样化 , 调撤结案占比高 。 四是主体单一化 , 平台认定少 。 事实上 , 这四大特点如果再精炼总结一下 ,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打假活跃 。
之所以涉诉标的集中在网购食品领域 , 是因为在普通消费领域 , 最高法不再支持知假买假等牟利性打假行为 , 但在食品、药品领域 ,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 , 生产者、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仍然购买为理由进行抗辩的 , 人民不予支持 。 与此同时 , 相比一般消费品“退一赔三”食品“退一赔十”如果是价格较为昂贵的进口食品 , 职业打假牟利空间颇大 。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网购纠纷案件不该只是职业打假盛宴】网购
【网购纠纷案件不该只是职业打假盛宴】网上购物 , 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 , 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 , 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 , 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 , 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 。 中国国内的网上购物 , 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发货(直接银行转账 , 在线汇款)和担保交易则是货到付款等 。 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 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 网购商品7天内可无理由退货 。 2015年1月23日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 , 2014全国网购投诉量五年最高 , 主要集中在合同、售后服务、质量等方面 , 分别占投诉总量的28.4%、22.7%、21.7% 。 2015年3月15日《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正式实施 。 《处罚办法》施行后 , “由……享有最终解释权”、“概不退换”等诸如此类的霸王条款将一概视为违法行为 。 2017年12月1日 ,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 , 规定网上购物标准英文名为OnlineShopping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