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职校“教育扶贫”浙江实践:有技不贫 以渔易鱼( 二 )


中国步阳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程明松说 , 目前该集团在永康职技校开设的冠名班中 , 已招收了不少学生 , 这批学生对企业文化更具有认同感 , 对企业流程更为熟识 , 在操作上更易掌握 , “永康职技校培育的技能人才 , 很好地为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等问题 。 ”
“这不是单赢 , 不是双赢 , 而是多赢 。 ”王钟宝认为 , 在当下的中国 , 以职业教育为抓手的“教育扶贫” , 可以让家庭、学校、社会实现多赢 。 借助职业教育的力量 , 助力脱贫攻坚 , 促进中西部未来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
“一技在手 , 终身受益 。 靠技能脱贫是‘后脱贫’时代取消代际贫困的有力抓手 , 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 ”王钟宝还认为 , 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 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 。
而在职业院校 , “深耕”技能人才培养是其啃好“教育扶贫”硬骨头的关键 。
为此 , 学校还创设“技术难题攻关场”“新品研制试验场”“技能人才训练场”三大功能场 , 全面承接和引入精密加工、技术改进、产品研发、工艺改造等项目 , 培养“四能型”(能操作、能设计、能创新、能协作)五金高素质技能人才 。
在该校 , 有一幢建筑频频吸引来访者的目光 , 那是该校的“模具产学研中心” , 是浙江首批产学研联合体建设项目 。 据悉 , 中心的模具车间直接承接企业模具制作业务 , 数控生产车间每年生产100多种150万件以上的产品 , 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
2017年从永康职技校毕业的云南小伙刘承京 , 一边在企业上班 , 一边还在该校实训基地忙碌着 。 现在的他 , 已不仅仅是一名毕业生 , 按照他的话来说 , 要把社会上学到的和课本里的知识结合起来 , 以“实训老师”的身份教学弟学妹 。
可期待的是 , 今年10月底 , 永康职技校在完成了为期三年的“三名”工程建设(名校、名师、名专业)项目基础上 , 进一步确定了”双高“工程建设(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的新阶段发展目标 。
职教扶贫结硕果 社会培训“助攻”技能
“如果没有来到这里 , 我还会跟着我爸爸一起放牛 。 ”就读永康职技校汽修班的赵仁锦 , 来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东西部协作建档立卡贫困户 , 之前辍学在家 。 刚来永康时 , 他还是个腼腆的小伙子 , 说起话声音很轻 。
来到学校后经过两年的学习 , 技能水平提高很快 , 获得了金华市技能比武油漆项目三等奖、永康市一等奖 。 本学期在永奥奥迪4S店顶岗实习 , 已成长为油漆车间技术骨干 , 时不时还要去指导其他同事 。
“在学校帮扶前 , 我从来没想过 , 有一天能靠技艺 , 自己当老板 。 ”回想起因贫困辍学的那段时间 , 毕业生刘家煌仍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 如今 , 他已在永康开办了一家模具加工企业 , 年收入约70万元 。
除却自主创业外 , 永康职技校的多位班主任告诉采访人员 , 通过技术的“赋能” , 很多从职技校毕业不久的学生月薪就能达到1万多、2万多 , 以自身的技能帮助家致富 。
“在一些人看来 , 职业教育是‘二等公民’ , 但在我们看来 , 职业教育恰恰是普通学生的‘二次选择’ , 它注重做中学、学中做 , 让学生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 , 从大有可为变成大有作为 。 ”王钟宝说 。
如今 , 在永康职技校5000多名在读学生中 , 近900人是来自云南、贵州等偏远山区的孩子 。 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怀揣“技能”走向社会 。
助力教育扶贫、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培育更多的实用技能人才 , 是永康职技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发展目标 。
在“十四五”新时期 , 王钟宝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 除了让云南、贵州的学生到永康就学外 , 还要将永康的教学新模式“搬”到当地去 , 落实精准教学 。
【扶贫|职校“教育扶贫”浙江实践:有技不贫 以渔易鱼】据了解 , 永康职技校在未来三年时间内 , 计划与2所滇黔学校开展结对办学 , 每年招收 “昭通班”“毕节班”的学生 。 与此同时 , 还将为当地进行为期三年的社会培训 , 预计总培训量达30000人以上 , 每年培训10000人以上 , 实现以“技”脱贫 。 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多的付出助力“后脱贫时代”的滇黔地区家庭 。 (完)(谢盼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