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复兴|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 二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动荡不断加剧 , 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 , 社会上一度出现了经济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 , 给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不小的思想阻力 。 对此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深圳建设的成就 , 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 。 特区姓‘社’不姓‘资’ 。 这就有力地驳斥了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质疑和诘难 , 为经济特区建设保驾护航 。 随着南方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 , 经济特区建设进入增创新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 围绕中央关于增创新优势 , 更上一层楼的部署和要求 , 经济特区在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价格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引领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进 。
进入21世纪以来 ,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趋势深入发展 , 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 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阶段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 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 。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 经济特区继续充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 在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对外开放、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 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经验 , 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
经济特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生动缩影 , 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的付出和心血 , 诠释了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中国智慧 。
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历史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 , 经济特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 , 不仅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 , 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 , 而且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 改革措施的出台需要一些地区先行先试 , 总结经验 , 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 , 为全国改革开放开路探路 。 经济特区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 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域作出了积极探索 , 为推动全国层面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 , 经济特区更要勇于担当责任 , 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 , 特别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 , 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
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 , 也是对外经济交流最为活跃的地区 。 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 , 经济特区大规模引进境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 不仅在对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 1984年2月 , 邓小平在考察经济特区后指出:特区是个窗口 , 是技术的窗口 , 管理的窗口 , 知识的窗口 ,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 这是对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概括 。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的发展 , 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
深圳经济特区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 实现了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 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 从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 从经济发展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 从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 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 不仅将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 而且以雄辩的事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和蓬勃生机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 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 , 创造了伟大奇迹 , 积累了宝贵经验 。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 。 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 以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为新起点和新契机 , 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 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
(作者:陈金龙、张鹏辉 , 均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