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双11”超级购物狂欢背后:疫后全球供应链大考 智能化协同成超级稳定器

供应链|“双11”超级购物狂欢背后:疫后全球供应链大考 智能化协同成超级稳定器
图片

供应链|“双11”超级购物狂欢背后:疫后全球供应链大考 智能化协同成超级稳定器
图片

每经采访人员 赵雯琪 每经编辑 杨翼
“凌晨刚付完尾款 , 第二天早晨就送到家门口了 , 送货的还可能是个人工智能机器人” 。 今年 , 超长待机的“双11”在刺激每个人的消费神经时 , 更为所有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和收货体验 。
在今年“双11” , 不仅是再创记录的包裹量和收货速度 , 无论是C2M、农产品(000061,股吧)上行 , 还是直播电商催生的新一轮购物热潮 , 都对整个商家和平台的供应链提出了极高要求 , 更是一场从生产制造到流通环节的一次全方位考验 。
此前 , 菜鸟国内供应链总经理黄巍曾表示 , 疫情发生以来 ,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商业的新希望 。 为抓住年内最强劲的商业增长机会 , 国内和全球数十万个品牌、数百万商家都已提前将商品备进仓库 。 实际上 , 高爆发不仅考验的是物流承接能力 , 更为重要的是考验商家和平台在这种情景下的供应链成本管控能力 。
一直以来 , 供应链都是各大电商平台的重点建设方向 , 而今年“双11”在全球疫情背景下 , 无论是对菜鸟供应链的全球骨干网络 , 还是对京东智慧供应链的技术和服务 , 都是一次大规模的练兵 。
可以看到 , 直播电商刺激下的购物激情 , 来自田间地头的松茸、橙子、苹果 , 来自制造工厂的个性化定制商品 , 以及远渡重洋的国际大牌商品 , 通过短时间生产和流通 , 最终送到消费者的手上 , 都对外透露了一个信号:全球的商品和生产供应链 , 在这个疫后全球规模最大的购物狂欢节中 , 围绕着中国市场运转了起来 。
实际上 , “双11”走到第十二个年头 , 收货快、配送范围广泛以及全品类的配送已经不仅仅需要的是物流一个环节的升级提速 , 更需要的是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的全方位升级与革新 。
狂欢背后的超级稳定器
“尾款人”秒变“收货人” 。 今年“双11” , 每个人“秒收到手”的快递都蕴藏着科技与供应链高度协同的智慧 。
早在“双11”前 , 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通过足够长的预售期以及“先付定金后付尾款”的预售模式 , 能够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预测 , 为物流环节订单响应速度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
“十年前 , 电商物流只是业务流从线下到线上迁移 , 电商平台还没有构建数智化物流大脑 , ‘双11’期间是暴饮暴食式的销售和配送 , 但在大数据预测下 , 今年的‘双11’网购节 , 可以让产品营销和物流产能精准先行 , 推进供应链更加有序运转 , 也提高消费体验 。 ”物流专家杨达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在预售模式外 , “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也成为今年“双11”最大的特点 。 尤其在直播电商、农产品上行 , 以及C2M成为今年“双11”的消费热词后 , 这些新业态也对供应链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
今年天猫“双11” , 阿里可谓挑战了农产品上行供应链的极限 。 据采访人员了解 , 阿里数字农业的五大产地仓 , 除陕西西安仓外 , 云南昆明、广西南宁、四川成都、山东淄博的产地仓全部投入运营 。 这些产地仓分布在中国农业核心产区 。
而覆盖216个城市 , 合作渠道超过300家零售商、100万家门店的京东 , 则在履约能力上已在1至4线多个城市配送时效突破29分钟达 , 为全国约1000个县区市的广大用户带来品类和形式更加丰富的“1小时购物”体验 。
同时 , 苏宁持续深耕两条“产地直卖”主线 , 通过已签约的71个拼拼工厂和87个拼拼农庄等产地资源 , 以规模更大、成本更低、销路更广的产业带基地形式整合 。 可看到的是 , 无论是“工业品下行”还是“农产品上行” , 今年的“双11”更像是每个电商平台供应链能力的集体秀肌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