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未来|这杯咖啡可能有关未来吗

_原题为 这杯咖啡可能有关未来吗
【关未来|这杯咖啡可能有关未来吗】这家北京的咖啡厅很平常 , 点单的顾客仰头查看水牌 , 店员取杯子盛放饮料 , 环境喧闹 , 有人聊天 , 有人敲电脑 。
但它又有一点不一样 , 门店的14位员工里 , 有7位听障人士 。
这是某知名咖啡品牌在中国的第二家“手语店” , 今年9月正式开业 。 它与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 , 为听障群体提供就业指导 。 7位听障员工有定制的咖啡课程 , 7位听人员工则需要学手语 。
店门口 , 海报上印着“用心聆听爱的声音” , 店员围裙上有特殊标记 , 墙上悬挂着“本周手语课公告” 。
“我们听不见您的声音 , 但我们很乐意为您服务 。 ”点咖啡时 , 顾客会在柜台看到这行字 , 下面标有手语“谢谢”的图示和两条提示 , 提醒人们将小票或订单码给员工看 , 旁边还配有手写板 。 出饮台上方 , 闪烁的电子屏幕滚动着取餐提示 。
一位咖啡厅店员安静地站着 , 接过顾客递来的手机 , 查看单号后 , 将饮料递给对方 。 整个流程并不需要言语沟通 。
这种情形让人难以评价 。 手写板或手机扫码点单 , 减少了言语沟通的必要性 , 一方面 , 是科技铲掉工作障碍 , 但对店里的一位听障员工来说 , 他选择这份工作的初衷 , 是想获得一个“自带社交属性”的工作环境 。 他原本是位建模师 , 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 , 跟同事没有交流的机会 。 而他并非全聋 , 多加练习 , 说话可能会顺畅许多 。
此外 , 周末客流量大的时候 , 站在这家咖啡厅点单柜台前的 , 通常还是听人员工 。 曾有一些顾客 , 需要言语沟通 , 便寻找着店内的听人员工 。
不得不考虑的现实是 , 作为消费者 , 人们走入这家店 , 是为了购买商品、获得服务 。 他们或许并不介意出于好心、接受因沟通不便造成的麻烦 , 比如费时费力 。 但是必须明确 , 做公益不是消费者的义务 。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 , 目前 , 全世界约有4亿人有听力受损的问题 , 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数据显示 , 听力障碍是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 。 对于听障、视障人士来说 , 能接受良好教育、找到合适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 在公益的前提下 , 不需要“爱心”来成全的工作 , 则显得尤其难得 。
2019年 , 全国残疾人专业康复服务机构达9775个 , “康复是残疾人就业、入学、融入社会的前提 , 也是残疾人最迫切、最现实的生活需求” 。 对企业来说 , 招收残疾人士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 也是合理避税的手段 。
某种意义上 , 它又成为一个营销噱头 。 手语咖啡店开业之后 , 专门有顾客穿过半个北京来到这家店买咖啡 , 只为了“打卡网红店” 。
关于听障人士就业 , 新闻报道里的故事 , 色调通常格外温暖 。 一家开在湖南长沙的西点屋已经经营了9年 , 老板是一位德国大叔 , 一边开店 , 一边给员工授课 , 迄今已经将20位听障人士培训成资深的西点师傅 。 疫情期间 , 西点屋一直在亏钱 , 但老板没有裁员 , “担心他们在别的地方找工作没有那么容易” 。
相比之下 , 这家面包店给员工提供的“培训” , 似乎比手语咖啡店的更“实用主义” 。
在山东烟台的外卖送餐大军里 , 也有一支“无声骑士团” 。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 , 都为拥有一份能自食其力、又不需要语言沟通的工作而庆幸 。
从更广阔的维度上来说 , 没有一个人是堪称完美的 。
我们相信 , 无论是科技还是观念的进步 , 都会进一步拉平这个世界 , 使每一个“缺憾”都化为平等的日常 。 但在更美好的目标实现之前 , 我们也必须看到 , 在很多人面前 , 技术削去的“门槛”后不是世界 , 而是下一道“门槛” 。
比如 , 在那家手语咖啡店筛选听障雇员时 , 企业考虑的因素也不只是员工本身的能力 , 还包括“家住何处 , 上下班是否方便” , 有没有无障碍设施完善的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使用 。
再一次 , 我们陷入难以判断的局面——那是一条出于安全考虑的底线 , 却也是一条隔绝远距离通勤人士的警戒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