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绿茶能红成这样的,就只有她了…( 三 )


同时也不得不去学习调节自己的心态 , 放平稳 , 能接到的工作 , 都尽量去完成 。这三年其实对我而言挺重要的 。 让我稳了 , 就是心态更稳了 。她在培训结束之后 , 接了许多不算知名的戏 , 每当经纪人告诉她有个戏可以试试 , 她就认真去拍试戏片段、去试镜 。 哪怕试10个角色 , 顶多能中2、3个 ,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选剧本、挑导演的机会 。我不配去想会不会被影响到 , 我更害怕的是没有机会 。女团成员和演员其实是两种工作形式完全不同的职业 , 女团主攻唱跳 , 做得好不好 , 观众的feedback会立即给予反馈 。而做演员 , 一举一动都面对着摄像机 , 在表演时 , 没有人告诉你演得怎么样 。张月像所有的职场新人一样努力工作 , 抓住一切有可能的机遇 。《三十而已》筹备 , 林有有的本子来了 。顶级绿茶能红成这样的,就只有她了…
张月跟迷死氧聊起林有有时的态度十分公序良俗 , 十分正确正义 。林有有做小三就是不对的 , 没什么评价的必要 , 这个行为本质就是错误的 。但是实际上林有有这个角色递过来的时候 , 张月根本顾不上去想演这样的负面角色 , 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舆论风波 。当时她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演员 , 没有代表作 , 也没有人认识她 , 能够参与一部制作精良的项目 , 机会难得 。和大家想象的不同 , 张月最喜欢的其实是拍被扇巴掌的那场戏 。 因为被打的一瞬间 , 委屈的情绪会很自然本能地涌现出来的 , 表情的效果很好 , 一条就过了 。顶级绿茶能红成这样的,就只有她了…
拍完《三十而已》 , 制片人和导演也和张月说过可能会被骂 。 张月的表现像初生牛犊不怕虎 , 她没有见识过庞大的关注度对焦在她身上的感觉 , 她还不知道要害怕 。等到林有有真的爆上了热搜 , 她才意识到“猛烈” 。长相、演技、人品全被质疑的时候 , 她跑去同病相怜的《我的前半生》凌玲饰演者吴越微博看过 , 对方至今都关闭着评论 , 过自己的生活 。张月也增试图将自己和角色在观众的实现中剥离 , 但收效甚微 。顶级绿茶能红成这样的,就只有她了…
其实许幻山的演员李泽锋也是这样做的 , 但他不需要关评论 , 也不用多解释 。 在他的微博下 , 大家都在嘻嘻哈哈 , 好像没谁会把他跟“许幻山”绑定在一起 。而张月对此的看法是:《三十而已》 , 是女性题材的电视剧 , 女性观众更多 。而且林有有又本来就是一个女性的角色 , 女性对待女性就会更加有代入感 。但市面上对于男女演员出演负面角色后的风评 , 可能真的会有不一样的标尺 。 《我的前半生》中 , 被骂到关评的是“第三者”吴越 , 而不是“渣男”雷佳音 。顶级绿茶能红成这样的,就只有她了…
新人女演员去面对这样的标尺 , 会更艰难复杂一些 。 对于张月来说 , 这或许像拍戏时被女主演扇的耳光 , 又委屈 , 又为效果的呈现而感到欣喜 。影视市场上每年有那么多戏 , 那么多角色 , 大家记住了林有有 , 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很多机会她以前根本看不到 , 现在不说能不能拿到 , 至少她能够得到去争取的机会了 。黑红之后 , 张月得以接了很多综艺 , 但似乎每次采访 , 大家都要问她 , “还愿意演林有有这样的角色吗?”、“会担心没有办法撕下林有有的标签吗?”张月的回答依然是 , “当然会演 , 没有林有有 , 大家就都不认识我是谁 。 标签越多越好 , 这样大家才能认识张月 。 ”如果在街上别人喊我林有有 , 而不是张月 , 我不会不开心 , 因为我被记住了 。双标、偏见、固有标签 , 其实不止是张月作为职场新人女演员的必经之路 。 每一个女生在社会的竞争上总要吃潜在的两性之亏 。抓住机会总被误解成在走捷径 , 没有做错却要被揪住性别的把柄 , 早早成功要被诟病后台、资源、性格过于要强 , 没能兼顾家庭 。无论作为观众 , 抑或是生活中的旁观者 , 如果能去体味这背后的艰辛、不易、不得已而为之 , 女性职场的路 , 或许会更好走一点 。而我们的视线里 , 也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女艺人、女高管、女性成功的标杆 , 让女性总体的阶层上升之路 , 不再独木难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