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专业“硬课”上成叫好叫座的“网红课”,交大教授三十年耕耘不辍!

讲授科技前沿成果 , 培养学生报国理想 ,
他是扎根祖国大地的“深耕者”;
聚焦国际科研困难 , 带领学生攻坚克难 ,
他是挑战未知领域的“逆行者” 。
从莘莘学子到星星白发 ,
心无旁骛 , 躬耕杏坛 ,
教书育人 , 责无旁贷 ,
他是2020年上海交大教书育人奖
一等奖获得者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杨建民教授
把专业“硬课”上成叫好叫座的“网红课”,交大教授三十年耕耘不辍!
文章图片

part01
正视基础教授教养 , 三尺讲台三十年耕耘
1978年 , 杨建民怀着开发利用海洋的蓝色梦想 , 考入中国船舶工业人才的摇篮——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 本科毕业后又先后师从我国船舶领域闻名专家——盛振邦教授与王国强教授 , 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 作为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 , 他深切体会到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 , 毅然选择留校任教 , 投身于国家高等教育事业 。 弹指一挥间 , 杨建民已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一线工作了三十余年 , 在学生心里 , 杨建民所倡导和践行的为国奉献的理想情怀和迎难而上的立异精神早已成为他们内心深处最坚定和最温润的滋养 。
从教30余年 , 杨建民坚持每年为本科生授课 , 不仅承担了《船舶流体力学》和《船舶推进》核心专业课 , 还先后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海洋工程环境载荷》《船舶与海洋工程试验研究》等本科生课程 , 形成了海洋工程学科骨干课程体系 。 他的课成了网红课程 , 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 杨建民的教授教养思惟一贯是正视基础教授教养 , 正视试验教授教养 , 要求学生专业知识面宽 , 理论联系实际 。 我国船海专业规划教材《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试验研究》、“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载荷》等 , 都是他带领团队倾泻了大量的心血编著而成的 。 教材博采众家之长 , 结合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教授教养实践 , 自成体系 。 2019年 , 他主持的教授教养成果“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 创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船海工程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养成果特等奖 。
祖国的需求始终是最深切的召唤 。 我们交大人 , 必需把自己的学业和研究与国家的战略需求联系起来 , 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 。 有了大舞台 , 才能有大眼界 , 做大事业 。
——杨建民
把专业“硬课”上成叫好叫座的“网红课”,交大教授三十年耕耘不辍!
文章图片

part02
培养立异人才 , 做研究要勇于走出恬静区
【把专业“硬课”上成叫好叫座的“网红课”,交大教授三十年耕耘不辍!】“强国必先储才” , 如何培养适应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优秀立异人才?是杨建民多年来一直在思索的题目 。 培养学生时 , 杨建民很正视他们的研究选题 , 注重选择国际研究前沿的重大题目 , 通过树立明确的前沿性目标 , 通过与工业需求的密切合作 , 注重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并时刻给予学生关键性的指导和共同分析 , 培养学生面对世界级困难时勇于挑战、永不言败的精神和勇气 。 每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题目时 , 杨建民常常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 , 让他们充分打开想象空间 , 鼓励他们不要依靠权势巨子 , 相信自己的探索和立异的能力 。 而在科研中要求学生协同工作 , 组成合适的团队和研究小组 , 共同攻关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题目 。 他常常鼓励学生们:“做研究要勇于走出自己的恬静区 , 去挑战新的东西 。 ”尽管工作繁忙 , 但他办公室里仍是常常坐满了讨论题目的学生 。 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 , 是杨建民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 从整体方案到每一个细节 , 都反复推敲 , 当真考证 。 他担任指导教师的“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研发”项目获2017年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特等奖 , 这是船建学院首次 , 也是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首次 , 获得该项赛事近30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全国特等奖 。 他指导的博士生多人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 指导博士生邓燕飞获得2019年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优秀博士论文 。 博士生熊凌志毕业时选择了只身一人前往西部大开发的前线——广西北海就业 , 并在北海港建设和扶贫攻坚中做出重要贡献 。
把专业“硬课”上成叫好叫座的“网红课”,交大教授三十年耕耘不辍!
文章图片

与学生在一起
把专业“硬课”上成叫好叫座的“网红课”,交大教授三十年耕耘不辍!
文章图片

part03
始终保持危机意识 , 做国家最需要的事
为适应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向深海发展的需要 , 国家批准研究建设我国第一座海洋深水试验池 。 该研究举措措施的研发建设为海内首次 , 面临诸多枢纽技术难题需要攻关和解决 , 其中不乏世界性困难 。 2003年起 , 杨建民担任该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 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展了调研、规划、协调、申请、论证、筹建等各项工作 。 课题组知难而上 , 攻克了十余项各种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 , 获得可直接应用的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 。 2008年海洋深水试验池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 其规模、功能和装备水平可与世界上最进步前辈的试验水池相媲美 。 目前水池正承担诸多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 是我国发展深海工程技术不可或缺且为世界所瞩目的大型科研举措措施 , 施展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 2018年 , “4000米级深海工程装备水动力学试验能力建设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在水池试验取得成功的同时 , 杨建民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平台监测和安全保障 。 杨建民率领团队从2006年开始在我国奋进号fpso上开展监测流动 , 这是我国较早开展的海洋平台实测研究 。 经由十几年的发展 , 团队在海洋平台监测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 通过监测获得的宝贵一手数据 , 有力支撑了基础研究的突破 。 期间 , 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迅速成长起来 。 2019年 , 团队凭借海上平台监测的成果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海洋工程的未来在深海采矿” 。 2015年 , 杨建民带领团队投入了深海采矿工程中 , 立异研制了大标准矿石晋升测试系统 , 开展了全标准一体化开采系统动力学试验研究 。 经由几年的努力 , 杨建民团队已经成为海内深海采矿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气力 。 目前他正与相关核心单位一起协作 , 为抢占国际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高地而加班加点工作着 。
从实验室到海上测试 , 再到深海采矿工程 , 这其中的转变不可谓不大 。 然而杨建民说“党和国家给了我发展的机遇 , 上海交大培养了我 。 我们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 , 做国家最需要的事” 。
把专业“硬课”上成叫好叫座的“网红课”,交大教授三十年耕耘不辍!
文章图片

把专业“硬课”上成叫好叫座的“网红课”,交大教授三十年耕耘不辍!
文章图片

名师咭片
杨建民 ,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 。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席教授 。 1988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 。 曾任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 获全国海洋科技进步前辈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 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
来源: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新闻中央教师工作部
责任编辑:金雪祁洁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