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仪|双十一来了!当心!家用美容仪五大营销陷阱( 四 )


如果按照图片下方的数据来源找到相关文献会发现,文献发表于2011年,但却被用来说明2020年上市的家用美容仪的效果,而且文章全文看下来也没有上面这张图片 。如果再深究,会发现引用文献中研究的是一种医疗设备治疗寻常痤疮使其数量的减少,而绝非天猫详情页的家用美容仪治疗效果“面部皮肤凹凸不平情况” 。被用来展示效果这张图片被采访人员检索后发现,实际上出自一篇未被pubmed数据库收录的非核心期刊的文章,根据文章末尾的披露,第一作者是该美容仪公司的医学总监 。
还有一些品牌利用医学文献书籍中提炼的“前沿理论”,希望塑造“人无我有”的技术特点,但如果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些理论在原文里面根本就不存在 。
美容仪|双十一来了!当心!家用美容仪五大营销陷阱
文章图片
美容仪|双十一来了!当心!家用美容仪五大营销陷阱
文章图片



号称不足43度的射频都是“智商税”,但追踪详情页提供的文献,全文作者都没有这个意思的表达 。人家只是说了“(人体)组织温度不要超过40-43度,否则会有表皮烫伤的风险 。”而且该品牌大肆宣称的44-45度反而在文献中被指为“几秒钟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不是家用美容仪应该选择的安全范围
(图片来源:https://detail.tmall.hk/hk/item.htm?id=623214509266 )
美容仪|双十一来了!当心!家用美容仪五大营销陷阱
文章图片


另外一个品牌引用了同一份资料,宣称则更夸张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618359182094
营销陷阱之四:网红、直播带货的美容仪靠谱吗?
网红直播带货火爆的背景下、美容仪自然是主播带货的首选产品之一 。但是家用美容仪是一个相对专业、医学信息丰富的产品品类,网红和直播主播是否能够把家用美容仪的产品特点和有关风险准确地传递给消费者呢?
采访人员留意到,很多主播并没有相关的医学、化妆品行业相关知识储备,不少主播在美容仪直播中还在宣传“深度清洁”、“排毒养颜”等已经被医学界主流和权威机构所多次辟谣过的伪概念 。这样的博主带货,对产品的筛选能力就非常令人怀疑了 。
另外一个风险是,哪怕博主带货大品牌,往往因为品牌和博主之间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博主只能对品牌方给予的信息只能照单全收,很少有能够甄别和判断的能力 。
图片和医学文献的滥用,更是让一些博主直接粘贴复制了品牌的造假结果 。
美容仪|双十一来了!当心!家用美容仪五大营销陷阱
文章图片
美容仪|双十一来了!当心!家用美容仪五大营销陷阱
文章图片

当然偶尔也会碰上抄作业都出错的博主,皱纹淡化率变成了“-14%”,“-42%”则安在了“面部痘痘的泛红情况”上
(图片来源:https://m.weibo.cn/5770518793/4531420502426794)

美容仪|双十一来了!当心!家用美容仪五大营销陷阱
文章图片


这张图片来自医学文献,原文是角质细胞的变化,品牌旗舰店和博主都写成了胶原蛋白
(图片来源:https://weibo.com/1678565893/Jp9fy3918?type=comment#_rnd1604736581540)
宋浩伟律师表示,如果消费者因博主的虚假宣传而购买了产品导致自身遭受了财产和人身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可以主张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
营销陷阱之五:“所有女生都要买”
使用家用美容仪的正确观念:自己的皮肤状况是否适合美容仪
采访人员在直播频道中多次听到有主播说某某美容仪“所有女生都要买”、“敏感肌也适用”,但主播的这类表达真的科学吗?家用美容仪器虽然能量比大型医疗美容仪器要低,但是使用的频次更密集、操作者也并不是医生护士等专业操作者,使用美容仪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的风险是否会成倍地出现?采访人员也就此追问了激光美容科医学专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