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都上不了,谈什么素质教育?

“大学都上不了 , 谈什么素质教育?”一篇爆文引发的教育观大讨论文 / 魔斯妈妈育儿实录大学都上不了,谈什么素质教育?
前几日 , 我写了一篇文章《3000万学区房 , 哈佛师资 , 中考却全军覆没 , 素质教育能走多远》 , 无意中成了爆款 。 几十万阅读量 , 数千条评论 , 带给我颇多感触 。我没有想到大众对于“消费有钱人的痛点”这件事 , 兴致居然这么高 。 也没有想到大家对“素质教育”争议那么大 。 有人留言“原来有钱人也要交智商税 。 真解气!"还有人把矛头指向无辜的孩子、老师、学校……拿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说事 , 质疑名校出身的老师教学的能力 , 甚至学校办学的动机 。这篇爆文 , 我用一天的时间认真地看完了每一条评论 。 突然发现:我理解了评论区的每一个人 。 想说点什么 , 但我不想站在一个专业的角度去评判谁 , 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态度 。一、看到更真实的生活 , 对阶层矛盾多一些理解​1、富人有钱 , 还用焦虑孩子的教育吗?评论区里很多人说 , 都那么有钱了 , 孩子一辈子衣食无忧 , 还用操心学习吗?还有的人说“富人事儿多 , 国家应该尽量把资源向穷人倾斜” 。 更有人戏谑道:“这所学校的孩子讨论的是‘不好好读书就回家给老爸公司当总裁’ , 校外的孩子讨论的是如何能考上好大学 , 将来给总裁打工 。 ”有点钱、有点资源 , 就真的不用焦虑孩子的学习吗?真不是 。 她们远比你想象的要焦虑 。 有钱人未必一直有钱 , 有学问的人未必有时间培养孩子也成为高知 。 但是他们被架一定的位置上 , 却很难降低内心的预期 , 自然就会产生更多的压力 。为什么一说到教育焦虑 , 就会提“海淀妈妈”和“顺义妈妈”?一边是瞄着“清北”冲锋陷阵 , 一边是卯着世界级名校 , 一分钟也不敢放松 。 这群代表着中国最高知的妈妈和最有资源的妈妈 , 恰恰是一群最焦虑的妈妈 。这就好像我先生说起当年在清华读书 。 你以为这里都是天之骄子 , 该足够自信、高枕无忧了吧?不是 , 恰恰他们是最拼的一群人 。 拼着进国外更好的学校 , 拼着拿到更好的offer 。 他们常常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焦虑与忧愁 。 多一些理解 , 人生在世 , 不容易 。 如果能关怀 , 又何必要伤害?大学都上不了,谈什么素质教育?
2、评论区里 , 到底是恶意的网暴还是无奈的呐喊?我大概估算了一下 , 80%的留言者都对文中所述的现象表示不理解 , 甚至是否定和抨击 。最一开始 , 我有点不能接受 。 觉得大家偏激了 。 但是当我看到这些评论的时候 ,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狭隘 。​“我一个月工资2000块 , 每天工作10个小时 , 你跟我谈什么素质教育?我供孩子上学、吃饭 , 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 ”“你们娃琴棋书画算素质教育 , 我们娃下田耕地算不算素质教育?”“推素质教育的人根本就没去基层调研 。 想一出是一出 。 好的公立教育是穷人跨越阶层最好的路 。 这条路再堵死了 , 兴衰周期就来了 。 ”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 , 99%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 。 他们每天都在为生计奔波 。 去教育他们“多读点儿书” , 去指责他们“不够关心”孩子吗?这不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 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仗着自己多懂了一些教育理念 , 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夸夸其谈 。 教育的本质是接纳和引导 , 尽己所能 , 用积极、包容的心态引导更多的人 , 用更适合、好用的方法帮助他们 。大学都上不了,谈什么素质教育?
说到大家的仇富言论 , 我虽觉得不够客观 , 但也能够理解 。 的确有一些富人的言行放大了阶级矛盾 。 越是富裕的地方 , 学生群体中的攀比风越盛行 , 人际关系也更为复杂 。大学都上不了,谈什么素质教育?
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 但是不是这些孩子都能受到素质教育的熏陶 , 拥有更好的人格和能力呢?的确不可知 。有人说 , 好老师带不出好学生 , 这跟里皮带不好国足不是一样的么?我们还真的没办法完全洗白“国足“ 。​二、一场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大讨论留言区 , 我看到被大家提及最多的话题是对素质教育的抱怨 , 认为这是“伪“教育 , 在中国水土不服 。有人认为素质就是多一些琴棋书画的才艺;有人认为素质就是做每一件事情全力以赴 , 包括考试;还有的人一提到素质 , 就认为是轻松、快乐的代名词 , 不用关注学习 。 因此有诸多不认可 。 他们说 ,​“素质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没有智育的发展就是不完整的教育 。 ”“你骑马、打高尔夫是素质教育 , 别人会物理、化学就不是素质?”大学都上不了,谈什么素质教育?
说得非常有道理 , 可谁说素质教育就不用学习、发展智力了?大学都上不了,谈什么素质教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