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徐的自留地|惯性带来的悲剧,比悲剧自身还令人心痛 ——重读毕飞宇的《玉米》( 二 )


每次听到《嘀嗒》 , 都会想起《玉米》 , 想起玉米出嫁时 , 与站在桥头的玉秀对望的短短一刻 , 河里的涟漪一圈一圈 , 不正是反复哼唱的“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如此机缘巧合的阅读体验 , 让我久久难忘 。 衬着音乐的旋律 , 我记住了故事 , 故事中复杂的人情世态 , 还有亲人之间微妙的情感 。
江徐的自留地|惯性带来的悲剧,比悲剧自身还令人心痛 ——重读毕飞宇的《玉米》
本文插图

2020年10月 , 江苏省作协读书班结业典礼
读书班结业典礼上 , 毕飞宇有出席 。 他从会议室外众人求合影讲起 , 提出“何为现实”、“如何面对现实” , 又由此说到写作的秘密 。 寥寥数语 , 引人深思 。
南京回来后 , 我重读了《玉米》 。 重读前 , 看了毕老师2011年在香港书展所做的讲座 , 关于《玉米》的前前后后 。
《玉米》的灵感怎么来的呢?
有一天 , 毕飞宇听歌 , 臧天朔的一首歌 , “如果你想要好的身体 , 就要多吃老玉米” 。 老玉米 。 这个意象将他拉进岁月长河——
70年代 , 在苏北 , 父亲做乡村老师 , 毕飞宇经常在村子里玩 。 有一个女孩子 , 比他大七八岁 , 非常敬重他父母 , 对他也特别好 。 那个年代 , 对一个人好的表现就是给他做吃的 。 什么吃的呢?烤玉米 。 炉膛里烧着晚饭的火 , 驼红的炉火映照少女的脸 , 烤玉米的芬芳包裹少年……
想起这件事 , 毕飞宇产生一个念头——他想用文字 , 给这个女孩爱情 , “最美的 , 内敛的 , 因为失去表达能力而在心中产生无穷无尽的韧性的 , 百结愁肠的爱情” 。这就构成毕飞宇创作《玉米》的动机 。
而我们的国情 , 我们的意识形态大于爱情的力量这个现实注定了中国作家与文学的悲剧——无法完全按照自己意愿纯粹去写 。 我手写我心 , 说说而已 。
面前现实 , 毕飞宇选择妥协 。 他改变小说方向 , 从起初的爱情转弯 , 开始考察那个年代的文化形态 。 用他自己的话讲: “如果你愿意说 , 《玉米》是由爱情故事出发 , 最后写成了政治小说 , 我也没法反对 。 ”
江徐的自留地|惯性带来的悲剧,比悲剧自身还令人心痛 ——重读毕飞宇的《玉米》
本文插图

江徐的自留地|惯性带来的悲剧,比悲剧自身还令人心痛 ——重读毕飞宇的《玉米》
本文插图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截图
《玉米》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乡土日常 , 集中于村支书王连方家的一家 , 他有七个女儿 。 我不知道毕飞宇是否受张爱玲影响 , 她有一部小说《琉璃瓦》 , 故事主人公姚先生有七个女儿 , 根据“弄璋之喜、弄瓦之喜”的说法 , 姚先生逢人就自豪地说:“我们的瓦 , 是美丽的瓦 , 不能跟寻常的瓦一概而论 。 我们的是琉璃瓦 。 ”王连方的一屋琉璃瓦中 , 最炫目的是玉米、玉秀、玉秧 。 三个女人 , 三个篇章 。
没有人不被文化覆盖 。 一种扭曲的文化 , 造成悲剧的人生 。
大姐玉米懂事 , 能干 , 心气强 , 当了几十年村支书的父亲败于下半身的欲望 , 丢了官职 , 家庭随之失势 。 玉米想为整个家争口气 , 甘愿嫁给一个比自己大几十岁却权力在握的老头 。 这是一场交易 。 嫁过去之后 , 她要小心伺候那个男人 , 还得看那个男人女儿的眼色 。 没有感情 , 没有交流 , 甚至没有话语权 , 这样的婚姻 , 怎可能真的心甘情愿?她想曲线救国 , 获得权力 , 自己便主动沦为男权社会的玩偶——不会出走的玩偶 。 除此之外 , 在那个闭塞的地方 , 加上个人局限 , 她还有别的出路么?
玉秀漂亮 , 精怪 , 会讨好人 。 漂亮可作为女人的资本 , 也会为她埋下祸患 。 父亲失势后 , 玉秀与玉叶两姐妹 , 在一个看露天电影的晚上 , 被别人合谋 , 拉去稻草堆 , 强J了 , 而且是“不知道是几个人”的轮 J 。 因为不知道究竟有几个人、哪几个人 , 又因为出于对失去贞洁的耻辱 , 最后成了吃哑巴亏 。 伤害造成的阴影 , 将跟随余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