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刘超:“元祐党籍”碑刻与元祐文人精神 ——兼谈“苏学”“苏字”在南宋的传播( 四 )
元祐文人精神的形成 , 一方面源于外部社会环境的推动 , 由于徽宗朝党禁已久 , 苏轼等“元祐党人”的遭遇对朝野文士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元祐学术”本身所具备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 。画家李公麟曾两次作《西园雅集图》 , 描绘了以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元祐文人集团在王诜家中作画、题石、弹琴、赋诗、谈禅、论道的文化生活 。尽管李公麟的原迹没有流传于世 , 但在宋代文人的著录中可以找到许多有关《西园雅集图》的描绘 。秦观、晁补之、毛滂的诗句中也曾多次描写“西园雅集” , 还有疑为托名米芾的《西园雅集图记》 。
“西园雅集”作为元祐文人的“标签”被南宋文士所接受 。他们纷纷临摹《西园雅集图》 , 用绘画的方式把元祐文人精神呈现给世人 , 其中以赵伯驹、僧梵隆、刘松年、马远等人的临作最为知名 。值得注意的是 , 赵伯驹是宋皇室身份 , 刘松年、马远二人是宫廷画家 , 而梵隆是南宋僧人画家 , 从他们的身份中可以看出朝野文士对元祐党人的态度 。此外 , 从楼玥的《题王诜〈潇湘小景〉》和刘克庄的《跋西园雅集图》等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元祐文人雅集的向往和推崇 , 由此也透露出南宋文士对元祐雅士生活与精神风貌的解读 。
“西园雅集”题材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乃至近代 。赵孟、仇英、唐寅、李士达、陈洪绶、周翰、顾洛、华岩等画家、文人演绎出各自时代背景下的“元祐文人精神”世界 。如张大千于一九四七年在成都昭觉寺创作的《西园雅集图》 , 名流、贤达、高僧、学士、儿童、少女置身于松柏、芭蕉、竹溪、锦石之间 , 画面营造出高古、典雅、欢愉、轻松的氛围 , 也传达出近代文人对元祐文人精神的解读与向往 。
三 “人传元之学”与苏轼书法在南宋的传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南宋 马远 雪屐观梅图 上海博物馆藏
《老学庵笔记》载:“建炎以来 , 尚苏氏文章 , 学者翕然从之 , 而蜀士尤盛 。亦有语曰:'苏文熟 , 吃羊肉;苏文生 , 吃菜羹 。'”南宋时 , 苏轼的文章一度成为“元祐党”后人博取功名的重要门径 。从陆游此番言语可以看出 , 党禁解除之后苏轼的文章在南宋被接受的程度 。建炎四年(一一三〇) , 高宗曾从苏辙的儿子苏迟处得苏轼书 , 称:“轼书无非正论 , 言皆有益 。朕不独取其字画之工而已 。”这无疑是对其文学与艺术的极大肯定 。宋孝宗对苏轼也有很高的赞誉:“忠言谠论 , 立朝大节 , 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 负其豪气 , 志在行其所学 , 放浪岭海 , 文不少衰 , 力斡造化 , 元气淋漓 , 穷理尽性 , 贯通天人 , 山川风云 , 草木华实 , 千汇万状 , 可喜可愕 , 有感于中 , 一寓之于文 , 雄视百代 , 自作一家 , 浑涵光芒 , 至是而大成矣 。朕万机余暇 , 绸绎诗书 , 他人之文 , 或得或失 , 多所取舍 。至于轼所着 , 读之终日 , 亹亹忘倦 , 常置左右 , 以为矜式 , 信可谓一代文章之宗也欤!”把苏轼定为“雄视百代”“一代文章之宗”并不为过 , 如罗大经所言:“孝宗最重大苏之文 , 御制序赞 , 太学翕然诵读 , 所谓'人传元祐之学 , 家有眉山之书' , 盖纪实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南宋 马远 踏歌图
南宋文士之所以认可“苏学” , 其原因有四:其一 , 南渡文士们内心的“元祐情节”;其二 , 高宗、孝宗朝政治策略的引导;其三 , 苏轼的文学情韵与生活旨趣的感召力;其四 , 蜀地学人和元祐党人的子孙对“苏学”的传播 , 如四川张拭等 。张拭师从胡宏 , 潜心研究理学 , 且自成一派 , 与朱熹、吕祖谦齐名 , 时称“东南三贤” , 在南宋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他曾受聘岳麓书院进行讲学 , 培养了一大批学子 , 不仅使伊洛之学大昌于湖南 , 且间接传播“苏学”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