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心脏支架降价,为什么还有人担心?( 三 )


观察者网|心脏支架降价,为什么还有人担心?
本文插图
2019年 , 在广州举行的羊城肺动脉高压国际论坛上 , 钟南山院士公开呼吁将“伟哥”类药物纳入医保
过去 , 医疗技能与劳务标价过低一直是困扰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 我国医改的主要攻克对象 , 就是医疗机构的趋利性以及医疗价格的“双轨制”并存 。 一些医疗机构为了弥补医疗技能与劳务的亏损 , 利用医疗行业的技术不对称性 , 诱导病人过度医疗 。 在我国 , 医疗价格受政府管制 , 每调整一次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 当前群众就医负担还很重 , 即便提升医疗技能与劳务价格有利于医务人员实现价值回归 , 鼓励医护人员靠医术而不是诱导病人多消费赚钱 , 降低群众就医负担 , 可由于这个效果的显现需要时间 , 涨价仍然会引发群众不满 。 国家医保局通过单病种限价和带量采购双管齐下 , 让医务人员的价值绕过了复杂的价格体系 , 通过“帮医保省钱”来实现 , 相对轻松地绕开了改革难点 , 实现了改革目标 。
2006年 , 江西省推出了1500元治疗白内障的扶贫手术政策 。 手术的经济效益下降让一些大医院对这一复杂的眼科手术失去了兴趣 。 然而 , 几年之后 , 该手术在江西县级医院遍地开花 , 惠民政策让病人“积极”地走向医院 。 有心开展这一业务的县级医院在几年内就成熟的掌握了该技术 。 目前 , 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是我国医疗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 心脏支架手术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在读研究生即可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 。 支架“跳楼价”有利于这一“救急”、“救命”的技术向基层扩散 , 逐步化解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 , 缓解基层“看病难” 。
本轮心脏支架“带量采购” , 并没有对心血管介入高值耗材实施全线降价 。 除了前文提到的支架手术配套耗材 , 一些目前尚未普及的新技术产品也不在降价范围 。 比如说 , 发病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的主动脉夹层 , 根治它的覆膜支架动辄十余万元 。 还比如说 , 经导管主动脉瓣、二尖瓣修复与置换术的手术费用主要由高值耗材构成 , 花费总数动辄三五十万元 , 却可以让体质虚弱到无法承受传统开胸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最快三天就能痊愈出院 。 这些高值医疗耗材的生产还不普遍 , 诊疗应用目前也仅局限在少数大医院 。 给予这些产品丰厚的利润空间 , 有助于整个行业充分竞争 , 直到产品足够成熟 , 由集中采购“优中选优”打成“跳楼价” 。 降价不是噱头 , 集中采购应当为做研发创新企业保留生机和动力 , 让国内优秀的医药耗材企业茁壮成长 , 而不是通过恶意价格战和“回扣”等手段抢占市场 。
医药购销领域的顽疾 , 不管是点多面广“撒胡椒面”的医生收受回扣 , 还是决定某地区、某医院医药价格的利益输送关键点——“招标招标 , 越招越飙” , 都随着上万元的商品砍价砍到几百元 , 失去了生存空间 。 卖一万元的时候可能有回扣 , 卖几百元的时候靠什么给回扣?
结语:
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医药流通体系“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成为了重塑医药卫生行业的利器 。 或许有的朋友会问 , “这么好的政策为什么不早一点实行呢?”这其实跟问“网店买衣服比实体店便宜 , 为什么1990年的时候大家不网购”是一个道理 。 改革开放四十年 , 我们形成了完善的全国统一市场 , 正在实现全要素自由流动 , 厂商可以低成本的进入任何一个区域性市场 , 流通领域的成本自然就会降低 。 另一个原因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变化 , 省去了给“诸侯老爷”的“上贡” 。 我期盼在本轮深化医改的推动下 , 再过一些年会有人问:“为什么十年前中国没有免费、象征性收费的全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