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心脏支架降价,为什么还有人担心?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邓铂鋆】
11月5日 , 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全国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联盟 , 首次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 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从冠脉支架入手 , 采购周期为两年 。
经过本次集采 , 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 医疗机构临床常用的主流产品基本中选 , 覆盖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的70%以上 。 与2019年相比 , 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 , 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 , 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 , 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1年1月用上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高致死率的常见病 , 多年来稳居我国居民常见死亡原因的前三位 。 心脏支架植入手术通过微入介创技术 , 把支架通过病人的股动脉或桡动脉“捅”到发生严重狭窄导致冠心病的心脏冠状动脉 , 是一种迅速有效改善冠心病病情的治疗方式 。 然而 , 心脏支架动辄上万的价格着实令百姓肝颤 。 尤其是冠心病急性发作往往起病迅速 , 医院要求病人家庭立即筹措几万元钱的手术费“救命”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这一幕往往还发生在银行下班、亲友入眠、无处筹钱的深夜) 。
但是 , 心脏支架价格“跳水”之后 , 网络上却对这一喜讯产生了一些争议:
“支架降价这么多 , 以后还能买到么?”
“商家无利不起早 , 为什么会突然大幅降价?”
“支架降价会不会影响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 , 以后需要心脏支架手术的病人就要排长队等候了?”
希望通过本文 , 笔者能够帮助大家理清这些疑惑 , 一探高值医疗耗材价格跳水背后的时代逻辑 。
支架降价能否惠民?
1. “以前只要药品一降价 , 在医院和药店就不好买了 。 这次心脏支架降价这么厉害 , 会不会降价的支架在医院也买不到了?”
这是一些网友对本次心脏支架价格“跳水”普遍忧虑 。 本次集中采购和之前的几轮让“天价药卖出白菜价”的集中采购一样 , 是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带量集中采购” 。 厂商一旦以某价格中标 , 国家医保局在未来一段时间保证厂商的销售量 。 本次心脏支架集中采购 , 国家医保局首年的采购量是107万个 , 这个数字是根据我国上一年心脏支架总消费量的80%计算出来的 。 也就是说 , 即便有病人家庭遇到“便宜的心脏支架不好买了”的情况 , 原因并不是厂商和医院不“卖”了 , 而是厂家供货任务完成得太快了 。 不过不要紧 , 带量采购的供货量会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做逐年调整 。
2. “从南京到北京 , 买的不如卖的精 。 为什么无利不起早的商家 , 会把以前上万元一枚的支架降到几百块钱?这里会不会有诈?”
事实上 , 配合本轮国家医保局集中采购 , 正是商家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做出的“利益最大化”选择 。 根据指导本次招标采购的《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GH-HD2020-1)》文件 , 本次招标的首年107万个心脏支架的采购量 , 由报价最低的5个产品瓜分 。 一旦厂商中标 , 就再也不用费心经营销售渠道 , 不用养着一大批营销人员 , 不用平常支出巨额市场经费了 , 产品统统由各省区统销、配送 。 小企业想出人头地 , 请低价中标!大企业想保证市场份额 , 请低价中标!中标就意味着垄断全国市场 。 别看厂商代表在和医保局的谈判场外向媒体发牢骚“一支药不如一瓶矿泉水” , 中标企业中标后股票价格应声而涨 。 国外企业不管在海外市场如何阳春白雪 , 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也开出了一千元以内的中标价 。
更何况 , 虽然支架降价了 , 但是实施支架手术的导管、球囊等产品尚没有列入集中采购 。 即便某个厂商在集中采购招标中开出“零差价”不赚钱 , 还可以通过搭售同品牌或同型号商品的配套商品赚取一些利润 。 集中采购为厂商留下了充足的缓冲空间 。
观察者网|心脏支架降价,为什么还有人担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