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二 )


这就有点棘手了 , 在过去十几年发展过程中 , 阿里、京东、苏宁等传统平台型电商 , 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内容或社交生态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这些平台依然还是一个纯粹的购物地点 , 买完即走 。 于是为了不断冲高的GMV , 传统电商平台只能开始通过设计复杂的玩法、游戏 , 以及花呗等支付工具 , 让消费者充分消费、反复消费 , 进而提高平台转化率 。
丰沃富足的流量和娴熟的运作技巧最终转化成一个个订单 , 支撑着双11从第一年的5000万变成了2019年的2684亿元 。 而每年的双11也正在从消费者的购物狂欢变成互联网最大的流量批发节 。
流量争夺白热化 “中间商”与新巨头必有一战
做流量批发生意要想成功 , 核心一点在于 , 低买高卖 , 赚取中间差 。 但显然流量平台并不甘心一直将流量低价兜售给阿里 , 毕竟电商才是最高效的变现方式 , 广告不是 。
在去年的时候 , 快手、抖音首次作为流量提供方参加了双十一 , 但在今年 , 抖音和快手掉头开始自己做电商 , 同时封锁第三方商品链接 , 直接杀入了双十一混战里 。 这意味着 , 传统电商平台不但绝缘3亿日活的快手、6亿日活的抖音这两大超级流量入口 , 还会受到两大流量平台的跨界打击——压力不可谓不大 。
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本文插图

更要命的是 , 直播带货本来是淘宝拱起来的风口 , 却是短视频平台的拿手好戏 , 一方面 , 短视频天然的流量优势不容小觑 , 另一方面 , 相比货架式电商 , 直播带货的转化率异常生猛 。 QuestMobile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9月 , 快手头部KOL参与直播比例58.5%(带货比例36.6%) , 抖音头部KOL参与直播的比例约为27.5%(带货比例为51.2%) 。 而快手、抖音平台中观看直播的用户占比已经达到了80%上下 。 达人和用户纷纷参与 , 成绩单自然不会差 。
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本文插图

另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新型电商平台则是拼多多 。 其实在过去十几年里 , 国内也曾兴起过许多不一样的垂直电商 , 有专注图书领域的当当网 , 有专注于女性电商的蘑菇街、美丽说 , 专门做美妆特卖的聚美优品 , 专门做特卖的唯品会等等 , 然而结果都不太好 。 所以当拼多多成立三年就在美上市的时候 , 很多人都非常震惊 。
但拼多多之所以能够成功 , 是因为它和传统电商在基础逻辑上就不一样,拼多多的根本 , 在于“拼” 。 还记得之前我们提到过的电商运营公式么?即“GMV=流量×转化率” 。
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本文插图

首先 , 拼多多经典的“帮忙砍一刀” , 其实就是另一种更高明的流量转化 。 一个人是不能拼的 , 有人一起才能拼 。 用户发现了一个好的产品 , 邀请朋友帮忙砍价或者拼团 。 在这个过程中 , 消费者会主动挖掘周边有同样需求的用户 , 以社交的方式去购物 , 然后又以购物的方式去社交 。 而当社交的关系链条建立起来之后 , 拼的模式就拥有了自我生产流量的能力 , 而不必像传统电商模式一样 , 持续对流量投入成本 。
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本文插图

其次 , 拼多多的是“拼”是拼团的“拼” , 众所周知批发肯定比零售便宜 , 拼得多 , 买的多 , 消费者也就有了和商家议价的基础 , 价格也就能便宜 。 对于商家而言 , 单个商品的价格变低了 , 但是由于一次销售的数量增多 , 利润也得到了保证 。 因此 , 拼多多的电商利润赢在了薄利多销 。
2020年9月 , QuestMobile悄无声息发布了一则数据 , 拼多多的月人均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淘宝 , 这意味着 , 在流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 电商领域的战争只会继续向白热化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