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是牛顿,德国最牛的是爱因斯坦,那中国是谁?( 二 )
爱因斯坦和牛顿 , 便是科学界的两个巨人 。 而同样还有无数的科学界们 , 坚定地走在科研的路上 , 我国的钱学森和袁隆平 , 便是杰出的代表 。
二、炮火与禾苗
钱学森是“走出去”又“跑回来”的科学家 。
1935年 , 他凭着优异成绩走出国门 , 成为公费赴外留学的学生之一 。 当时是极为落后的30年代 , 即便是在大美利坚 , 火箭也是极为罕见的 。 而到了美国的钱学森 , 便已经开始在研究这些东西了 。
这也正是为什么 , 当钱学森决定回国效力时 , 美国人不惜利用无耻的手段将他关起来 , 也不肯放他走的原因 。
相传钱学森的知识抵得上五个师 , 但实际上远远不止如此 , 是一个足以成为美国后患的人物 , 其能力之强 , 恐怕已经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力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我国的领导人出面交涉谈判 , 坚定地将这个国之栋梁接了回来 。
由于他回国效力 , 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 那可能是相当落后的年代 , 钱学森凭着一己之力 , 就大大地推动了国家实力晋升的速度 。
在如此的阅兵仪式上 , 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新型武器被研制出来 , 而钱学森就是一个奠基人 , 他独自挑起了一个艰难的时代 。 万事开头难 , 钱学森将最开始的障碍扫除之后 , 后来人前进的道路 , 也就顺畅了许多 。
更何况 , 当时为了回国效力 , 钱学森可谓是放弃了所有的名利 , 他在美国多年 , 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 当时各国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紧张 , 作为一个中国人 , 在外留学的学子们其实多少都面对着不公平的待遇 。
而钱学森能力之强 , 使他依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用 , 在当时已经有了自由出入五角大楼的身份 。 而回国之后 , 他能得到什么呢?
当时的中国 , 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 。 即便国家非常重视归国人才 , 尽量提供最好的条件 , 但落后的条件依然使钱学森的研究多处受到限制 。
所以说 , 钱学森实际上也是一个“开荒”的人才 。 哪怕是一片荒凉 , 他依然打拼出了一片天地 。 他研究的是炮火 , 却为祖国“炸”出了辉煌的道路 。
而另外一个科学家 , 却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梦想 。 他将一生托付给黄土地 , 只关心人们的温饱 。
他就是袁隆平 , 一个一生与禾苗做伴 , 九十多岁高龄依然每次去田地里“打卡上班”的朴实科学界 。
他自我调侃是一个农民 , 一生也没有离开过田野 。 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 他让世上的人们不再挨饿 , 也在逐渐地实现他的梦想——禾下乘凉梦 。
到了如今 , 袁隆平手中的杂交水稻 , 早已不知解决了多少温饱问题 。 而促使他将这作为一生的事业的 , 正是当年吃不饱的日子 。
为了解决世界上有人挨饿的问题 , 他可谓是付出了太多太多 。 从 1968 年起 , 每年冬天 , 袁隆平就和助手一起像候鸟一样赶到海南三亚搞水稻育种 。 在路上 , 他们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 。 孩子出生、父亲病故 , 袁隆平也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眼 。
对于家人而言 , 这是一个行踪不定的人 。 而对于世界上的人而言 , 他的伟大便展现在一片稻田里 。 对于国家而言 , 他卓越的功绩也是最为值得推崇的 。
2019 年 9 月 29 日 , 袁隆平院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 , 接受这份至高荣誉 。 此时的他 , 已然是九十多岁高龄 。 第一次提出杂交水稻理念时 , 早已过了几十载春秋 。 经历过饥荒 , 经历过文革 , 在一切都受到重重阻碍时 , 唯一没有被他抛下的 , 便是这颗纯朴的农民心 。
袁隆平自诩是一个农民 , 但实际上 , 比起更多光鲜亮丽的人 , 袁隆平身上有的 , 才是最为值得敬佩的 。 或许在人类历史上 , 他的功绩不如爱因斯坦 , 牛顿等人出名 , 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
推荐阅读
- 谷歌浏览器拟禁用第三方Cookies 遭英国反垄断调查
- 英国正式表态!倪光南的“提醒”很到位,美国的芯片垄断要梦碎?
- 英国专家:中国这项科技令世界畏惧,而他们自己却没有丝毫察觉
- 中国这项技术领先世界,首次发起挑战,英国人:美国可不敢这样玩
- 英国|英媒:2025年英国很可能无法实现宽带和5G目标
- 浙江携手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共建创新基地
- 英国:开发老人专用电脑
- 英国专家无奈宣布!中国这一项顶尖科技,已经领先英国50年
- 英国拒用华为5G技术,被老美坑惨,一周没信号、损失几亿
- 使用华为设备日罚90万?英国直接釜底抽薪,英国电信却“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