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宸,玄微先生|姓名学的体裁为用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姓名学的体裁为用
正名 , 顾名思义的是比较正式的人名 , 所以取正名也就十分讲究 , 有的从意义方面寄托希望、抱负、有的从语音上取一个考究名字 , 有的从字形取一个值得玩味名字 , 有的几者兼重 。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3、名字的体裁
从古今的人名(带姓)看 , 有两字之名、三字之名、四字之名 , 而其中以三字之名居多 。
(一)两字之名
这里的“字”就是音 , 书写成文字说是字 , 两字之名 , 就是除开姓一个字外 , 另取一个字的人名 , 这里的姓只指单姓 。
汉子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 一个音节书写成文字就是一个字 , 并且古代多单音词 , 这样一音一词一义 , 影响到最初人名 , 就出现了除姓之外多取单名的情形 。
周代就以单名为雅名 , 《春秋公羊传》以仲孙何忌为仲孙忌 , 魏曼多为魏多 , 都是讥其两言之名(不算姓 , 下同)而减其字数 , 汉代王莽崇尚《周礼》 , 便实行两首名之禁 。 以两言名来示朝廷恩宠 , 恢复三言名则表示贬辱 。 当时以至魏晋 , 除开姓外 , 取单名者占百分之九十 。 晋代至唐代 , 单名与二名参半 , 宋代以后 , 不算姓二言之名才多起来 。
如 , 孔丘、孟柯、李耳、庄周、陆机、谢安、梁栋、江红等 。
到了现代社会 ,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 , 取单字为名的现象又开始增多起来 , 因为它很简洁 , 但是也带来一些麻烦 , 就是重复的概率较高 。
(新民晚报)上登载这样一则社会故事:某弄2号、4号各有一个“杨萍” , 素不相识 。 彼杨萍己结婚 , 此杨萍正在谈恋爱 。 邮递员将寄给此杨萍的情书误投给彼杨萍 , 结果一桩错误引出两处风波 , 后来多亏居委会大姐弄清了情况从中尽力调解 , 才得以平息 。
还有某班有一对同名同姓的学生 , 教师提名只好喊:“第X排的 XX” , 或一面叫名字 , 一面用手指 , 以示区别 。 这样 , 实际上己部分地失去了人名作用 。 因此 , 在给孩子的用单字命名时 , 应注意防止雷同 。
(二)三字之名
三字之名包括两种情况 , 一是单姓加两个字的人名 , 一是复姓加单字的人名 , 其结果都是三个音节 , 三个文字形体 。
复姓加单字成三字之名 , 实质上与两字名相同 。 因为它也是以单字取名 , 只不过是复姓 , 比单姓多了一个字 , 如诸葛亮、公孙龙、东方朔 。
三字之名中单姓加两个字的人名 , 在称秦和魏晋时代较少 , 当时认为这种形式的名字俗 。 晋代以后 , 人们比较注重命名时的意义取向 , 寄托理想抱负 , 祈其长寿多福 , 盼其怡亲孝祖 , 多方挥洒 。 单字在这方面就略显不足 , 不免发挥 , 而双字在这方面的却得天独厚 , 填补了单字的不足 , 渐渐在人名中争得席位 , 逐渐盛行起来 , 以后人名大多数都是朝这个方向发展 。
如孔安国、郭孟倩、文天祥、马三立、毛泽东、钱学森等 。
(三)四字之名
汉人人名主要是三个字 , 但有些复姓再取两个字的人名 , 就成四字之名了 , 四字之名在人名中比较少 , 因为复姓本来说比较少 , 有些人为了适合中国人名三个字的习惯 , 而有意只取单字 , 于是成了三个字的人名 , 有人复姓则偏爱加两个取名 , 变成四字之名 , 以求独特之处 。
如司马相如、司马文思 , 季孙意如、皇甫无逸、宇文成都、南郭纯甫等 。
4、名字与声韵
从语音来看中国人名 , 大多数是寻找不出规律的 , 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从语音上找出一些特点 。
中国人取名 , 大多数首先是从意义角度出发 , 很少考虑语音特点 , 因此 , 中国人名大多数语音、字形是与所要表达意义的词同音同形 , 如周密、雷震、马三力、杜鹃、高尚、杜从龙、司马文思、留睿…… , 这些都是直接利用原词入名 。 我们在这里所要谈的是利用谐声字来取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