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物的男人|于正《修文物的男人》签售:让读者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修文物的男人|于正《修文物的男人》签售:让读者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腾讯娱乐讯(文/三禾)11月7日 , 制片人、编剧于正在北京西西弗书店举办《修文物的男人》新书签售会 , 并与知名图书策划人魏童共同解读、探讨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 。
在此前的影视作品如《延禧攻略》《鬓边不是海棠红》中 , 于正将昆曲、刺绣、打树花、缂丝技术、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剧情之中 , 不遗余力地践行他在2019年第22届哈佛中国论坛上所说的:“在影视作品中做传统文化的表达与传承 , 是我们这一代影视人的责任和使命 。 ”
《修文物的男人》也延续了这一“传统” , 聚焦文物修复非遗技艺 , 传承中华民族匠人精神 , 致敬紫禁城建成600年 。 自上架以来 , 该书已经连续三周登京东文学总榜第一名、京东图书全国总榜第三名 。
现场 , 于正与读者们分享了自己在创作初期及过程中所作的准备 , 比如向故宫的老师们请教文物知识、反复阅读专业书籍等等 , “就是为了能让读者清晰明了地感受文物修复这一非遗技艺的魅力 。 ”
修文物的男人|于正《修文物的男人》签售:让读者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本文插图

当天 , 根据《修文物的男人》改编的先行片《时间里的公主》也首次发布 。 王星越、吴佳怡两位新人在片中演绎了一场“修文物的男人”和“穿越时空的公主”的奇幻浪漫爱情 , 满屏的cp感甜倒观众 。

修文物的男人|于正《修文物的男人》签售:让读者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本文插图

于正也为想从事演艺行业的年轻人提出了建议:“表演是演员以自身为材料塑造角色心理变化的过程 。 ”
《修文物的男人》是于正继《魔术师》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 , 谈及影视剧本和文学创作的异同点 , 他表示 , 无论在影视还是文学创作上 , 自己与很多从故事走向出发的创作者不同 , 更倾向于从人物入手 , 从童年经历开始推理 , 凸显人物个性;而相比影视剧需要配合导演、服化道等多重因素去塑造人物形象 , 在小说中 , 文字是塑造人物的唯一依托 。 他强调:“在纸媒日益消亡的今天 , 希望好的故事能够通过书籍这一载体继续传承下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