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天浩|23岁的蜜雪冰城正当年,进军五环里却难逃‘水土不服’



师天浩|23岁的蜜雪冰城正当年,进军五环里却难逃‘水土不服’
本文插图

伴随着刷爆朋友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暖心文案 , 秋天即将在一片片落叶中离开 。 而“更需要一杯奶茶的冬天” , 你又会在哪家消费呢?
是高大上的喜茶、奈雪、乐乐茶;还是中等品牌7分甜、茶颜悦色、本宫的茶、书亦烧仙草、古茗、一點點;又或是平价的蜜雪冰城、甜啦啦 。
而说到蜜雪冰城最近可是风头正盛 , 起家于三四线下沉市场的品牌 , 开始在北上广深及其他一二线城市出现 , 在“五环内”要与喜茶、奈雪、本宫的茶等品牌较量 , 后者也在推出各种“子品牌”瞄向下沉市场 。 中国经济呈现着很强的地域色彩 , 五环内和五环外呈现着两种消费生态 , 开始积极进军“五环内”的蜜雪冰城真的会抢下喜茶、奈雪的饭碗吗?
这个23岁的老品牌正在展现活力 , 宣告自己并非“廉颇老矣” , 但要进军“五环里”恐怕还是会应了李白这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 今安在?”一诗 。
23岁的青春活力 近些年来茶饮界的品牌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 据企查查显示 , 经营范围内包含“奶茶”的企业共有约45万家 。 另有数据显示 , 从2015年开始 , 奶茶店以每年2万家的速度增长 , 今年的增长量堪称史上最高 。
而蜜雪冰城与5岁的奈雪、8岁的喜茶相比可谓是“大叔”级别的了 。 蜜雪冰城自1997年成立以来 , 已经23岁了 , 如今每一家蜜雪冰城在标牌上都有写着“since 1997冰激凌与茶连锁品牌” 。
把“since 1997 ”写在标牌上可以理解 , 毕竟走过23年依旧可以屹立不倒 , 是一件光彩又自豪的事情 。 而把“冰激凌”单独列出来难道仅仅是因为冰激凌是爆款产品吗?其实不然 , 蜜雪冰城今天的成绩与冰激凌不无关系 , 他们之间的渊源颇深 。
1997年 , 还在上大学年仅20岁的张红超 , 发现刨冰很受欢迎 , 嗅到商机的他 , 决定将刨冰带入郑州 。 经过改良 , 刨冰生意还不错 , 但当时技术还不发达 , 刨冰制作受条件、季节的限制 , 售卖期很短 , 所以一直是居无定所的小买卖 。 而在2006年 , 郑州街头出现了一批价格不菲但依旧备受追捧的“彩虹帽”的冰淇淋店 , 张红超受到启发 , 自己购买原料、机器 , 研制出口感与品质相近的冰淇淋产品 , 并将初始售价定在了2元/支 。 一经推出 , 就成为了蜜雪冰城的爆款产品 , 不仅帮助其迅速打开市场 , 还因为“价格便宜”这一标签 , 加深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 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 可以说两元一支的冰激凌是蜜雪冰城的“开店元勋” 。 所以多年保留“冰激凌”在标牌中的位置 , 有种“饮水思源”的意味 。
23岁的蜜雪冰城并没有表现出市场疲软 , 相反这位“大叔”表现出的青春活力 , 是很多后辈望尘莫及的 。
23岁的他似乎一直都在路上奔跑 。 2012年7月 , 蜜雪冰城门店数量约400家;2020年 , 已经突破万家门店 。 蜜雪冰城也成为中国本土茶饮市场中第一个突破10000家门店的品牌 。 从2012年到2020年 , 八年时间 , 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翻了24倍 。 增长速度快 , 堪称“奶茶界的拼多多”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之前 , 甚至还将门店开到了国外 。
23岁的他挣了很多的钱 , 有望登上更大的舞台 。 数据显示 , 2019年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收入为60亿元左右 , 净利润约8亿元 。 2018年到2019年营收量级从35亿到65亿 , 营收同比去年上升近100% 。 虽然目前2020年的营收额还没有公布 , 但有报道称 , 近期获得了高瓴资本和龙珠资本的加持后的蜜雪冰城 , 市值突破200亿 , 这比市场估值160亿的喜茶还要高 。 如此高的市值让上市的传闻看起来并非是捕风捉影的不实言论 , 虽然蜜雪冰城一直在否认上市之谈 , 但他确实是有实力敲响交易所的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