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我做记者:“无冕之王”的苦与乐( 二 )


潇湘晨报|我做记者:“无冕之王”的苦与乐
本文插图

那时候采访苦可以说是习以为常的一件事 。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和本单位的老曾去原陶洲乡采访 , 早晨六点多就赶到汽车站坐车 , 路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 , 直到九点多才到陶洲乡政府 , 又马不停蹄步行去该乡谭家湾村去采访全国林业劳动模范谭金生 。 谭家湾村离乡政府倒不远 , 四五里路 , 一下就走到了 , 但到了谭家湾 , 却得知谭劳模在林场 , 而到林场还要步行十多里路 , 尽是山路 , 弯延崎岖 , 很不好走 。 为了得到第一手采访素材 , 我和老曾义无反顾 , 立马决定走路去现场 。 结果又步行三个多小时 , 直到中午一点多了 , 才到达谭金生林场 , 不凑巧的是 , 谭劳模刚吃了中饭 , 带人上山垦复去了 , 据说要傍晚时节才回来 。 林场只剩下一个老态龙钟的勤杂工 , 厨房除了一点剩饭 , 没留下一丁点菜肴 。 此时我和老曾走得腿脚发胀 , 肚子咕咕叫唤 , 早饿得眼冒金星了 。 好在老曾会搞生活 , 他生燃了柴火灶 , 将两个落在鸡窝的鸡蛋捡出来 , 打碎掺合着剩饭 , 然后再抓一把干辣椒 , 用菜籽油搅拌几下 , 便炒出了一锅像模像样的蛋炒饭 。 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完 , 又急急忙忙去山上找谭劳模 。 等到采访完再步行回到陶洲乡政府已是黑灯瞎火 , 大多数人开始睡觉了 。 我们在乡政府招待所住了一夜 , 整理好采访内容 , 第二天吃了中饭才回城 , 然后就是赶写稿子 , 又是一夜忙呼 , 最后一篇两千多字的新闻通讯稿应运而生 。 此文不仅被****等媒体采用 , 还被评为优稿 。 说实话 , 采访中的苦 , 只要有发“稿”后的喜悦 , 就是一种乐 , 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 特别是当自己的稿件变成铅字 , 变成声音 , 从一张张报纸和电台中脱颖而出 , 那更是一种无比自豪的快乐 。 如同瓜熟蒂落 , 那种快乐的感觉可以将一切“苦”变为透心的甜 。
潇湘晨报|我做记者:“无冕之王”的苦与乐
本文插图

说到发稿后的欣喜 , 应该是所有当过采访人员人的同感 。 辛辛苦苦采写出来的稿子 , 都希望得到读者或听众的认同 , 得到更多媒体的刊登 。 记得1988年 , 我到当时的耒阳疏菜公司采访 , 得知该公司经理因为奖金问题被评为不合格党员 。 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新闻” , 立即着手深入了解 , 通过一个多月反反复复的采访、写稿 , 再采访、再写稿 , 最后居然在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长篇通讯《为何把一位优秀党员定为不合格党员》 。 此文的发表 , 让26岁的我感到了无比的“快乐” , 因为能够在省级党报头版头条发表新闻 , 那是基层采访人员梦寐以求的事 。 当然 , 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 , 这种“快乐心情”渐渐平淡 , 即使后来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报发了一篇头版头条 , 也没了当初那种喜悦心情了 。 其实 , 采访人员作为一种职业 , 苦与乐 , 和其他行业的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 但能够长期坚持下来 , 恐怕也不是很多人都可以 , 就如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从事新闻工作30年”荣誉者一样 , 整个衡阳市 , 县市级能够获得此种殊荣的 , 只有我和衡东县融媒体的一位同志 。 这并不是说我有多么荣耀 , 而是说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只做采访人员不改行的人 , 还是较为少见 。 类似我身边的人 , 有的通过采访人员这一工作的历练 , 大多走上了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 年纪轻轻就当上科级干部甚至县长级别的都大有人在 。 不能说这些同志不热爱新闻岗位 , 而是新闻采访人员这一岗位要从年轻时当到年岁大 , 还真的挺少 , 或者夸张一点说还挺难 。 所以对年轻采访人员来说 , 可能我们在平时会教育人家要干一行爱一行 , 但真正能够长久坚持干采访人员这一行的 , 的确需要毅力 。 我倒是认为 , 从事采访人员这一职业的是一项苦差事 , 不过至少苦中有乐 , 也能够历练自己 。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采访人员何尝不是如此 。 在苦中寻找快乐 , 在快乐中坚守岗位 。 这也是我这个当了几十年“无冕之王”采访人员对年轻采访人员的一种共勉!(欧阳先生)编辑 周紫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