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一词出圈 年轻人为何会有内卷情绪?

最近 , 也许没有哪个学术用语比“内卷”更加出圈了 。 “内卷化”(involution)现象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其著作《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中提出 。 吉尔茨发现 , 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会不断增加水稻种植的劳动投入 , 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进行不计效率的生产 , 劳动趋于内卷 , 从而形成“没有发展的增长” 。
但是 , 经济学视角的内卷未能解释内卷化背后的文化驱动力 。 事实上 , 在当下语境中 , 内卷指向的是更为深刻的伦理意义的维度 。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观察到 , 现代经济无法雇佣毫无纪律、“随心所欲”的劳动者 。 他们一旦脱离监督 , 就会想法设法偷懒 , 希望以最悠闲最不费力的方式赚取同样的薪水 。 换言之 , 现代社会需要“劳动力”做到的 , 绝不是简单的劳务付出 , 还需要拥有敏锐的专注力 , 需要“对工作负有义务”的职业精神 , 需要冷静的、克己自制的工作伦理 。 只有这种理性的坚毅性格 , 才能担负紧迫密集的工作强度 。
事实上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 在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中国人特殊的家庭伦理和劳动伦理之上 。 几代人“为了下一代”“过好日子”“出人头地” , 节衣缩食、勤奋工作、努力储蓄、任劳任怨 , 一切辛劳因为可以改变命运 , 因此都有了“奔头” 。 这种意义上的充实感 , 足以克服韦伯笔下“无心的享乐人”形象 。
改革时代的劳动伦理不只是儒家传统的简单延伸 , 更来自于市场社会释放的上升机会 。 在这个意义上 , 内卷心态的突然流行 , 并不是“凡人版军备竞赛”升级 , 也并非“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 , 因为这些恰恰构成改革时期财富增长的奥秘 。 年轻人内卷情绪的滋长 , 部分是源于他们对奋斗的方向和自身未来感到迷茫 。 随着竞争门槛日渐抬高 , 人们付出的越来越多 , 却未必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 当工作难以与更高远的人生价值发生关联 , 劳动也就陷入了自我空转的状态 。
这种迷茫感 , 既可以表现为吐槽和抱怨 , 也呈现为郁闷与不满;既可以伪装成“码农”“社畜”和“打工人”的自嘲 , 也可以现形为“做一天耍三天”的三和大神 。 随着内卷感受越来越强 , “鸡娃”(即望子成龙的父母给孩子打鸡血 , 不停让孩子拼搏)、岗位要求水涨船高等现象愈演愈烈 , 年轻人的消费观、婚恋观和就业观也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
当大学生为了考试绩点激烈竞争 , 职场人士被打卡计时、996工作制、KPI考核等统计数据所约束 , 尽管更多的社交、消费与娱乐可以不断填补时间 , 但人们对人生意义和未来方向却显得越来越不确定 。 它表现为一方面对自身现状不满意 , 但同时又缺乏追求理想的动力;人们虽然在满负荷工作 , 但丝毫不影响事实存在的偷懒、糊弄和开小差 。
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 , 有赖于健康向上的工作伦理的锻造 , 个体的劳作奋斗也需要精神世界的安顿 。 日益增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或许会让人感到压力 , 但人们的精神心态却不应就此内卷 。 唯有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 进一步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工作 , 更加重视人们对于意义感和公正感的追求 , 才能让他们避免受到内卷的困惑 , 以更加热情、饱满的状态面向未来 。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余盛峰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