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车轮上的变迁:从自行车到“自行车”


让老余想不到的是 , 59岁的他 , 又成了风一样的少年 。
秋日的藻天线 , 如十里画卷 , 美不胜收 。 一辆变速自行车 , 让老余骑出了自由飞翔的感觉 。 风声在耳畔呼呼作响 , 两边的景色纷纷后退 。 他说 , 这种感觉 , 曾经在四十年前的二八大杠上有过 。
把车骑得飞一样
“17岁 , 我就买了自行车 。 ”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老余 , 回忆往昔 , 脸上满是自豪感 。
老余叫余志江 , 临安区天目山镇天目村人 。 家有七兄妹 , 他是长子 。 俗话说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 只上了四年小学 , 余志江就不得不辍学操持家务 。
在生活的磨砺下 , 还未成年的余志江就成了家里的主劳力 , 干起农活来毫不含糊 , 各种技术活也是一把好手 。 为补贴家用 , 他还无师自通 , 掌握了一门“绝技” , 用一种特殊的工具 , 收集竹子最顶端的枝条 , 为扫把制作提供毛料 。
1978年 ,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社会发展的新大门 。 正值年轻小伙的余志江 , 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高光时刻——花168元买了一辆海狮牌自行车 。

“很派头的 。 ”余志江说 , 那时候的村里 , 自行车还是个稀罕物 , 很多小姑娘都来套近乎 , 想学车 。 每逢有人结婚 , 组成自行车队去接亲 , 后座上坐着美丽的伴娘 。 “我把车骑得飞一样 。 ”说起当年的情景 , 余志江满脸笑意 。
1985年 , 余志江组建了家庭 , 次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 分家、建房、家庭各种开支 , 生活的压力像一座座山横在面前 。 “砌石坎 , 搞毛料 , 拉货 , 什么活都干 。 ”余志江骑着自行车 , 将打工的半径 , 扩大到十公里以外 。
为了能多挣钱 , 余志江还做起了苦力 , 到天目山景区做挑山工 。 从山脚到开山老殿 , 空着手上山要两三个小时 。 别人一天挑一趟 , 一趟八九十斤 , 他挑两趟 , 每趟一百五六十斤 。 春夏秋冬 , 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鞋 , 流下了多少汗水 。 “年轻时吃点苦不算什么 。 ”余志江说 。
车轮|车轮上的变迁:从自行车到“自行车”
本文插图

80年代 , 自行车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奢侈品”
又赶了一次时髦
【车轮|车轮上的变迁:从自行车到“自行车”】时光荏苒 , 转眼来到九十年代 。 当初崭新的自行车 , 经过岁月的摧残 , 最终进了废品收购站 。 替换它的 , 是一辆二手雅马哈摩托车 。 从此 , 开启了余志江十年的“下海”生涯 。

当时 , 藻溪有个丝绸市场 , 远近闻名 , 红极一时 。 余志江骑着摩托车 , 到处收被面 。 方圆几十公里 , 都是“生意场” 。 一条被面几毛钱 , 经过印染加工后 , 用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
干了几年 , 余志江有了一点小积蓄 , 花了12000元 , 把坐骑换成了五羊本田摩托车 。 “进口货 , 又赶了一次时髦 。 ”
跨世纪那年 , 因为道路扩建 , 老房子拆迁 , 需要盖新房 。 全家人东拼西凑 , 借了一大笔钱 , 造起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四层“高楼” 。 “很显眼 , 大老远就能看到 。 ”
住进新房后的夏天 , 余志江和家人正在屋内吃西瓜消暑 。 这时 , 门外来了几个上海的游客 , 看到这么多空闲的房间 , 提议说可以做农家乐啊 。 余志江和妻子一商量 , 行!说干就干 。 次年 , 休闲农家苑便开张了 。
作为村里第一批农家乐 , 农家苑十个房间全部住满 , 大多是来自上海、杭州的长住客人 , 甚至连过年的档期都被约满了 。 为了保证食材新鲜 , 每天凌晨四点多 , 余志江冒着夜色 , 骑着摩托车去於潜镇上买菜 。 就这样 , 忙忙碌碌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某个冬日的凌晨 , 下着大雪 。 摩托车在半路连续熄火好几次后 , 再也无法发动 。 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花 , 狠狠地刮在余志江的脸上 。 他望着茫茫的冰天雪地 , 叫天天不应 , 叫地地不灵 。 一个强烈的念头涌上心头 , 无论如何 , 也要买辆挡风遮雨的小汽车!


推荐阅读